央广网西宁11月19日消息(记者汪晓青)11月18日,青海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暨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青海会议中心举行。

会议指出,文物普查和国家公园建设都是促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引领性工程。历时一年多,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丰硕成果,全省复查文物点6410处,新发现文物点943处,完成44个县级普查单元实地调查。特别是作为“四普”重要新发现“尕日塘秦刻石”,矗立河源、补史之缺、意义重大。当前,普查工作已转入第三阶段,必须准确把握目标要求和核心任务,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确保普查成果全面、真实、准确、权威。下一步,要严格数据审核、依法依规认定、做好调查验收、形成普查成果。

尕日塘秦刻石(央广网发 玛多县文体旅游广电局供图)

发现“尕日塘秦刻石”的扎陵湖流域,此处也是黄河源头区域(央广网发 宋忠勇 摄)

会议强调,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本质上是文化建设,是对重大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的保护和传承利用。从2019年启动至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前后将延续10年,涉及全国30个省区。青海省承担着长城、长征、黄河、长江4个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的建设任务,必须把握时间节点,坚持规划引领、加强文物保护、突出青海特色、抓实项目建设、促进文旅融合,锲而不舍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编辑:张海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