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1月15日消息(记者汪晓青)随着2025年青海省网络文明周的启动,位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青海省网络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今天,记者跟随大通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马亚楠走进基地,沉浸式体验其多元功能,感受网络文明教育与地方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视频来源:大通县融媒体中心

青海省网络文明教育实践基地于2025年8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以“传播网络文明理念,提升网民文明素养”为核心宗旨,着力构建集教育、引导、实践于一体的网络文明建设阵地。基地通过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系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大力传播网络正能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助力培育清朗网络文明新风尚。

基地内部功能布局特色鲜明,设有河湟皮影厅、锦绣书画阁等二十余个主题功能室。基地还组建了345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成为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向基层延伸的重要力量。

编辑:张海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