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1月1日消息(记者汪晓青 实习记者梅灿灿)10月29日—30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海省博物馆承办的以“青海柳湾彩陶符号研究”为主题的长江流域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在青海省博物馆举行。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梅灿灿 摄)
10月29日,来自国内的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柳湾彩陶符号基础材料收集、梳理、分析与研究解读展开了深入讨论,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提出了多种研究解读方法和理论,揭示出这些符号背后所蕴含的古代社会信息。全国彩陶领域的著名学者及专家齐聚于青海省博物馆,针对青海柳湾彩陶符号学研究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针对“柳湾195种彩陶符号”的系统整理等研究成果进行了学术汇报。青海省人民政府参事、谢佐教授亦就柳湾彩陶的纹饰与符号发表了专业的探析报告。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柳湾彩陶符号梳理工作开展情况(央广网发 梅灿灿 摄)
据悉,2024年5月,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导组建了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海省博物馆、西宁市博物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及领导组成的工作组。该小组基于全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数据,深入推进彩陶符号的搜集与统计工作。截至目前,已圆满完成省内12家文物收藏单位彩陶文物信息的采集与梳理任务。在总计约2万件彩陶文物中,鉴别出2017件带有彩绘或刻画符号的文物,共识别出279种彩陶符号,从而显著增加了青海彩陶符号的种类与数量。此项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学术研究的基础资料,为学界更全面、更深入地探究彩陶符号的内涵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青海省政府参事、教授谢佐现场作“柳湾彩陶纹饰与符号探析”的学术分享(央广网发 梅灿灿 摄)
“通过本次学术咨询活动的平台,通过各位学界大咖的精彩分享和不吝赐教,‘柳湾彩陶符号研究’工作一定会取得更新进展和更大进步,从而为谱写考古事业青海篇章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青海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进先说。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