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1月16日消息(记者张海东 实习记者赵晶婷)近日,由西宁市委网信办主办的“网聚江源正能量 营造清朗E空间”网络大V座谈会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及城北区启动。20余名网络大V深入基层采风,以镜头和笔触记录非遗传承与产业发展的鲜活图景。

视频拍摄制作:赵晶婷

网络大V齐聚大通(央广网发 赵晶婷 摄)

采风首站聚焦大通县网络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河湟皮影戏、农民画、牛羊毛纺织技艺等非遗项目让大V们驻足点赞。在基地内,皮影艺人操纵着绘有现代元素的影人,演绎“一帘灯影倡新风”志愿服务剧目;农民画传承人史家星现场挥毫,用浓墨重彩在特制的扇子上勾勒乡村新生活;青绣非遗工坊内,绣娘鲍海艳正用精细的针脚创作雪豹主题作品,“我现在绣的雪豹,运用的是剁绣和青绣两者合一的绣法,这样才能凸显出雪豹那种灵动的感觉。”这些传承数百年的技艺,如今正以“非遗+文明实践”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

网络大V走进西宁综合保税区(央广网发 赵晶婷 摄)

随后,走进大通县铝合金车轮智能制造车间,近距离感受西宁产业发展的“加速度”。在展示区,色彩多样、设计精致的铝合金车轮展品,以及汽车底盘、变速箱总成等铝制汽车零部件,让大V们直观感受到绿电铝产业的高端制造实力。

在感受完传统非遗的文化魅力与智能制造的产业活力后,采风团还走进西宁综合保税区(下文简称“综保区”),探访高原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全省唯一综保区,西宁综保区辐射全省外贸企业、集聚优质高原有机农畜产品,依托在建铁路专用线,重点开展供港供澳业务。目前,入区企业藏红艾与香港盈之康国际医养集团签订900万元藏红艾系列产品意向合同,截至今年10月底已向香港出口高原艾灸产品614.6万元。”西宁综保区管委会投资促进部负责人靳晓晴介绍道。据西宁海关统计,今年6月1日至9月,西宁综保区进出口总值1.9亿元,其中出口占0.42亿元,进口占1.48亿元,一般贸易1.3亿元,涉及35个国家,57种商品种类,在中亚、东南亚地区具备显著区位优势。成为西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座谈会现场(央广网发 赵晶婷 摄)

座谈会上,大V们围绕“非遗活化”“产业赋能”“网络正能量传播”等话题展开交流,纷纷表示将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既传递大通非遗的文化温度与地方发展的蓬勃热度,更借网络文明宣传周契机,让传统文化传承、高质量发展故事与清朗网络生态建设同频共振,向更多网友传递江源正能量。

此次活动打破“单向宣讲”模式,借实地参访倾听互联网从业者的心声。“接下来,我们计划借助网络创新力量,为大美青海发展赋能,用网络关怀助力社会进步,同时以网络力量为西宁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中共西宁市委统战部四级调研员王雪梅说。

西宁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发挥网络大V的传播优势,以“线下采风+线上发声”的方式,讲好西宁“非遗传承守根脉、产业升级促发展”的故事,助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生态。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