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1月15日消息(记者汪晓青 实习记者韩志亮)初冬上午的阳光洒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的街道上,夹杂着一丝北方冬日清冷。记者走进城东区夏都红骑手东蜂驿站,刚完成订单的外卖骑手陈建龙正与另一位骑手在休息区饮水交谈。

2022年7月,城东区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区总工会、大众街街道党工委、中惠万达及各外卖企业携手发力,精心打造城东区夏都红骑手东蜂驿站,同步成立东蜂外卖党支部,为奔波在街头巷尾的外卖骑手等新业态从业者,筑起了一座有温度的“红色港湾”。“驿站里不仅有空调,还贴心地为我们配备了微波炉,可以带饭过来,在这里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陈建龙笑着说。

城东区夏都红骑手东蜂驿站(央广网发 韩志亮 摄)

驿站还准备了糖果、矿泉水等物品,让骑手们在疲惫的工作间隙能及时补充能量和水分。驿站的墙上设有心愿墙和回音壁,夏都红骑手东蜂外卖党支部书记鹿红英说:“骑手们将自己的诉求和心愿写在心愿墙上,我们也会结合骑手提出的问题,从根本上去解决他们的困难。比如骑手大多数都是男性,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很少有时间去相亲,而社区干部恰恰女同志偏多,因此我们每年都会开展一次联谊活动。”

东蜂驿站心愿墙和回音壁(央广网发 韩志亮 摄)

如今,夏都红骑手东蜂外卖党支部已汇聚7名党员,自成立以来,党支部始终以党建为纽带,用贴心关怀让流动党员“找到家、心归巢”。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丰富活动,为骑手们筑牢思想充电的“加油站”,引导大家亮身份、树旗帜、扛责任,让每一位奔波的骑手都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力量。

东蜂驿站骑手“蜂”彩展示墙(央广网发 韩志亮 摄)

“走街串巷的我们,也能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力军’!”这是不少骑手的心声。依托骑手服务半径广、接触面广的职业优势,党支部为他们赋予群防群治信息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等多重基层治理身份。这些“小蜜蜂”化身流动“哨兵”、移动“探头”,用熟悉商圈楼宇的优势,主动投身城市治理,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成为基层治理中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东蜂驿站好心情加分墙(央广网发 韩志亮 摄)

驿站的温情从不局限于外卖骑手。记者还了解到,这里常态化为户外劳动者、零散务工人员提供休憩保障,一杯热水、一处歇脚地,让奔波的人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情。针对大家提升就业质量的迫切需求,驿站还对接“东城·共富工坊”,收集优质就业信息实时推送,设立需求登记窗口、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把服务精准送到心坎上。

从“红色驿站”到“治理阵地”,夏都红骑手东蜂驿站用党建引领凝聚人心,用贴心服务赋能发展,让新业态群体不仅感受到关怀,更能实现自身价值,为城市基层治理注入了满满温情与蓬勃动能。

编辑:张海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