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9月11日消息(记者汪晓青 实习记者韦思念)9月10日,青海省西宁市“文明新风培育成果”观摩交流活动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展开。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韦思念 摄)
走进大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皮影戏被创新为移风易俗“扩音器”,表演者将高额彩礼、薄养厚葬等旧俗编入影窗,把“大道理”化成“小故事”,用非遗演绎讲政策、用民族旋律聚共识,文明新风尚正悄然取代旧习俗。
皮影戏演绎文明新风(央广网发 韦思念 摄)
近年来,大通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改善群众精神风貌,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热闹的文化广场上,文艺演出将“大道理”改编成“小故事”,用乡音唱透条文,掌声笑声里,新规新政入脑入心。演出结束后,经验交流座谈会即时召开,各乡镇代表对照现场所见、所闻、所感,亮数据、谈做法、议短板,共同梳理移风易俗的可复制路径,为移风易俗从“一处美”迈向“全县美”再聚共识、再明方向。
观摩交流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韦思念 摄)
在文明实践的道路上,大通县持续探索创新路径,逐步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为构建文明和谐新大通注入了强劲动力。此次活动的举办,标志着当地移风易俗工作迈上新台阶,文明新风正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编辑:张海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