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土族自治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对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在机制上创新,在服务上用心,在治理中践行。近年来,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20件,保障群众经济利益1.97亿元,社会治理成效不断显现。

机制是中心整合资源、规范管理、高效运行的核心。自互助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成立以来,探索“12337”工作机制,建立了“三官三员一律师”(法官、检察官、警官、调解员、仲裁员、信访专员、律师)为主要调解力量的一支工作队伍,搭建了中心线下实体调解和“智慧调解”线上调解两个调解平台,推行村(社)、乡镇、县级自下而上逐级调解的三级联调模式,开展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由中心、部门、乡镇联动的三方协同攻坚,落实一周一排查、一月一汇报、一季一通报、一年一总结、一案一专班、一件一档案、一事一回访的七个一矛调工作制度。机制的建立,有效整合相关部门工作力量,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民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受理、统一管理、集中梳理、分级办理和限期处理功能,推动基层治理从“一元向多元、平面向立体、粗放向精细”转变。

“五心工作法”破解服务群众难点

“心系群众,为民解忧”,走进互助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一面面锦旗映入眼帘,这是群众对中心工作的认可,也是中心工作成效的最直观反映。群众满意是矛调工作的基础,在长期的为民服务中,中心工作人员始终秉持“五心”工作法,保持为民服务的“初心”,树立迎难而上、不怕困难的“信心”,秉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边的“公心”,保持不厌其烦促调解的“耐心”,培养情绪感知见微知著的“细心”,使矛盾纠纷调解更具温度、更显温情,95%的矛盾纠纷在中心都能得到高效、满意化解,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品牌调解室”解决事难办成痛点

“有矛盾就找综治中心”

2023年10月17日,中心调解一起欠薪纠纷,为张先生等8名四川籍务工人员讨回薪资38878元。

2024年8月1日,中心调解一起劳务纠纷,为乔某等38人,讨回劳务报酬549998元。

2025年3月29日,中心调解一起欠薪纠纷,为河北籍高某某等10名务工人员讨回劳务报酬128741元。

“老吉调解室”作为互助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特色品牌,每年都要调解几十件类似的跨地域、人数多、金额大的疑难矛盾纠纷。调解员吉富家作为拥有30年基层调解经验的“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全省十佳人民调解员”,积极当好矛盾“和事佬”、纠纷“消防员”,更是赢得了“快速响应、温情调解、群众信赖”的好口碑。挖掘行家能人,充实中心调解力量,已经成为中心更好地服务群众、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径。

互助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秉持“建设好、运行好,办成事、办好事”的理念,全面推进县乡两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确保了基层安定、人民安宁,全县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武文龙)

编辑:张海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