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红光村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盘活村集体经济,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红光村的集体经济持续向上向好发展。

红光村田园综合体(李华 摄)

红光村田园综合体项目以“田园”为特色,就地取材,充分挖掘山水、田园、民居等可利用资源,通过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出以田园观光、有机农业、农事体验等、休闲娱乐、乡村旅游功能为一体的村集体经济新发展模式。

据红光村党支部书记刘四军介绍:红光村村民有339户1086人,耕地1545.23亩,人均耕地面积1.42亩,2022年红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0万元,人均纯收入22900元,其中非农收入占比达到了51%。近年来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旅游示范村”“省级文明村镇”“2017—2019年省级生态文明村”“德令哈市供销联合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红光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结合本村实际,深挖生态资源和产业发展潜质,依托城中村优势,探索出“1234”村集体经济收益模式即10%提取补助金补充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给予适当补助;20%主要用于村集体经济扩大再生产,重点用于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强、就业岗位多的产业项目建设,确保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扩大;30%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公益事业支出、服务群众支出;40%按照出资合同、协议和章程的规定,向投资者分配收益。

目前,红光村田园综合体向本地村民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村集体收入所得用于给村民分红,帮助65岁以上老人缴纳医疗保险以及为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奖励。

据了解,红光村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设房车营地、赛事营地,同时大力发展农耕文化,带动村民创收致富。(李华)

编辑:贾海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