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民营企业外贸主体地位稳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合作成效显著,机电产品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西宁市特色产品进出口持续扩容……今年前三季度,西宁市外贸进出口交出了一张亮眼成绩单。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西宁市外贸进出口43.1亿元,同比增长41%,占青海省进出口总值的80.5%,长期稳居全省外贸前列。其中,出口38亿元,增长88.3%。
记者从西宁市商务局了解到,前三季度,西宁市外贸进出口额突破亿元的企业6家,千万元以上企业37家;进出口企业总数增至124家,同比增长15.9%,创下近5年来同期企业数量新高,为全市外贸“质升量稳”提供坚实支撑。在生产型企业中,弗迪电池、亚洲硅业、宜化化工、百通高纯材料、华晨铁合金冶炼等5家企业业绩突出,合计出口29.3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8%,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主力军”。
前三季度,西宁市民营企业持续领跑外贸市场,进出口37.8亿元,同比增长68.7%,占全市进出口总值87.8%;外资企业进出口2058.6万元,同比增长34.6%,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合作中,前三季度,西宁市已与全球103个国家(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其中,76个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达35.9亿元,同比增长58.9%,占全市外贸总值的83.3%,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9.4个百分点,“一带一路”贸易业绩突出。从国别看,匈牙利、马来西亚、越南为西宁市前三大贸易国,进出口额分别达21.6亿元、2.9亿元和2.8亿元。
西宁市机电产品前三季度出口23.7亿元,同比增长5.5倍,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出口22亿元,同比增长9.1倍,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成为拉动机电产品出口的“核心力量”;机电产品进口同样表现亮眼,进口额7314万元,同比增长64.8%。从品类看,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进口3810.2万元,同比增长3倍,机床进口2469.4万元,同比增长1.8倍,反映出全市制造业升级对高端设备的需求持续攀升。
农产品进出口呈现“一增一降”态势。进口方面,农产品进口2.8亿元,同比增长31.6%,其中,肉类产品进口1.4亿元,同比增长9.6%,食用水产品进口7609.1万元,同比增长63.2%,干鲜瓜果及坚果进口2217.5万元,同比增长6倍,民生类农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增加了本地市场供给;出口方面,农产品出口1.7亿元,同比下降5.2%,其中,冬虫夏草出口1.3亿元,同比下降16.5%,表明我省优质农产品出口仍面临市场需求挑战。
西宁市特色产品中,进口端,消费品进口表现亮眼,干鲜瓜果及坚果、食用油等品类进口量成倍增长,彰显消费市场活力;出口端,锂电池、聚氯乙烯、硅铁、氢氧化钠等特色产品出口规模稳步扩大,凭借产业链优势和产品竞争力,成为西宁外贸出口的“特色名片”,为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记者 张弘靓)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