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9月25日消息(记者贾海元 实习生党莹)走进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塘巴村,沿着乡道蜿蜒向前,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逐渐被清新翠绿的蔬菜田取代,塘巴村现代蔬菜产业园便呈现在眼前。

正在对长白葱进行初级加工和打包的村民(央广网发 党莹摄)

“产业园占地17亩,每年从8月份开始运行,持续到11月中旬。最近我们在对长白葱进行加工打包,每天平均售出1.5万斤,金额1.05万元。”塘巴村主任向成智说。

据了解,塘巴村按照“蔬菜源产地+保鲜贮存+‘一站直达配送’+蔬菜初加工+订单化生产+电商营销”的发展思路,2023年,塘巴村成立美蔬达农牧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塘巴现代蔬菜产业园二期200万元项目建设已开始施工,为下一步不断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正在运行中的现代蔬菜产业园可解决三十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我在蔬菜园务工快一个月了,几乎每天都来。以前我在省外务工,一年回来一次,照顾父母特别不方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工作,更方便也更挣钱了。我希望咱们蔬菜园继续发展壮大,尽量把合伙人做大做强。”塘巴村村民祁俊保满怀憧憬地说。

正在蔬菜园务工的祁俊保(央广网发 党莹摄)

据了解,塘巴村利用乡村振兴产业扶持资金600万元,在已建成300吨蔬菜保鲜库和6间附属商铺的基础上,实施蔬菜分拣包装车间、面点加工车间及生产厂区周边土地平整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实施完毕并通过验收。

“坚持党建引领,塘巴村乡村振兴工作已初见成效,特别是产业发展方面。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与蔬菜产业园生产配套相关的水、电、供暖等附属工程配套建设以及超市对接难这些问题,实现产销一体化,疏通叶菜销售渠道,打通产业链,减少销售风险。”塘巴村驻村第一书记陶海峰说。

塘巴现代蔬菜产业园的运行,只是近年来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所取得的一部分成效。

据台子乡塘巴村党支部书记段应财介绍,截至目前,塘巴村已实施完毕并通过验收的有“外墙保温”、农村“电暖炕”、地下污水排放管网建设、“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和“数字乡村”建设五个项目。此外,全村农户天然气“户户通”、省级“森林乡村”建设、第一阶段160户“水冲式”厕所、塘巴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以工代赈”村级道路升级改造示范建设和村级主干道18公里路面“柏油路”建设共达五个项目正在实施,预计今年完成。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