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3月30日消息(记者贾海元 通讯员高岳)自3月23日以来,青海省52名先心病患儿在江苏省对口支援青海省工作队“心佑工程”的帮助下,赴江苏省南京市接受治疗。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二附院”)组织多个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协调孩子们的救治及生活事宜,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

离家问诊 让患儿有“医”靠

为了迎接来自青海的52位小朋友,南医大二附院医护工作人员已经提前帮他们办好了入院手续,小朋友们可直接入住病区。

温馨的病房内已经提前放好了热水瓶、水果、抱枕和洗漱用品。一张张写着“患者初来乍到,如丢失迷路请联系医生”的联系卡让人倍感温暖。

“我去给你们取饭,下午两点一上班我们就要带孩子去做心脏彩超和头颅CT。别紧张,检查过程很简单的。”说话的人是该院105A病区的志愿者萧雪琪。孩子们住院治疗期间,她总是配合医生提前安排并做好孩子和家长的心理疏导。

在病房内与患者交谈的萧雪琪(央广网发 高岳摄)

“大家听我讲,排好队,今天人多,但孩子们的检查我们都安排得好好的。明天开始我们的孩子们就要陆续开始手术了,好不好?”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耿直在病房里给家长们说到。作为“心佑工程”成员之一,耿直常年奔波各地,筛查先心病患儿。

“吃住都安排好,还有检查这些有志愿者引导,就这几天孩子和这些医生都熟悉了。患儿家长当知才仁激动地说。

免费治疗 让家庭重燃希望

在105A病区,1岁4个月的张官昕怡是年龄最小的患者,稚嫩的脸庞上,青紫的嘴唇格外显眼。来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张官昕怡,出生第四天就检查出心脏有问题,随后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确诊患有先心病。

医护人员为张官昕怡做检查(央广网发 高岳摄)

“孩子出生第42天做过一次手术,但由于病情复杂,没有完全康复,那次手术也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听着张官昕怡一声声急促的呼吸声,父亲张顺全和妻子有说不完的心疼和怜惜。

女儿出生前,张顺全一家人在共和县经营着两个农家院,到了夏季旅游旺季,农家院的生意非常红火。女儿出生后,由于病情严重,需要经过多次手术才可能治愈,张顺全不得不将两个农家院都盘出去,带女儿去上海治疗。

“我们不敢让她哭闹或者蹦跳,因为情绪一激动或者剧烈运动,她就会缺氧喘不上气,太危险了。感谢来自南京的医生,让我们一家人看到了新的希望。希望这次手术能彻底治好孩子的病,让她健健康康地回家。”张顺全说。

“我还年轻,等女儿好了,我打算再开个店,这次的费用全部免费给我省了好多钱。”对于未来的规划,张顺全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苏青情深 公益活动获两地群众好评

“叔叔,你写的这个是藏文吗,很好看。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青海、江苏一家亲的意思。”

3月28日,记者来到105A病区,来自海南州共和县乔夫旦村的更藏多杰和儿子正在病床的小桌子上“练字”。更藏多杰每天除了照顾儿子之外,空闲时间就用藏语给医护人员写下自己的“感受”,准备在离开之时送给她们。

医护人员正在为患儿做检查(央广网发 高岳摄)

正如他写的一样,“心佑工程”再次让两地的感情升华。连日来,在各媒体平台的评论区总是能看到江苏青海两地网友对“心佑工程”的点赞。

“作为医疗援青人,医者父母心,我们更有一颗奉献高原百姓的温情爱心。”耿直说。

江苏与青海两地相隔万水千山,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如“心佑工程”公益活动一样,多年来,江苏医疗援青团队开展了“光明行”“灭包行动”“江苏曼巴走遍海南”等品牌公益活动,受到了当地医务人员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