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引擎激活发展新动能
11月17日,记者走进蚂蚁云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就看到了一派繁忙景象:办公区域,客服人员盯着面前的屏幕,一场对千里之外一家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的数字化运维支持正在有序进行。在这里,客服人员处理的每一通咨询,都印证着海东市平安区与全国数字经济的紧密链接。
这个自2023年9月将全国总部落户于此的项目,如今已成为海东市平安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面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历史关口,海东市平安区依托区位优势与资源特色,主动衔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等行业龙头,将数字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先后引进蚂蚁服务星站等重点项目,为返乡青年、留守妇女和高校毕业生搭建起家门口的就业平台。
数据见证发展成效。截至2025年9月,蚂蚁云彩科技已累计创造全国就业岗位6.2万个,单月就业规模最高突破2.3万人,其中女性占比超80%,大学生群体占比达76%以上,数字化就业正成为激活区域人力资源的关键力量。而在平安区本地,线下的蚂上就业服务星站已累计带动778人实现稳定就业,稳岗人员月平均工资超4000元,有效助力民生改善与乡村振兴。从蚂蚁云彩全国总部的落地生根,到蚂蚁就业服务星站带动当地就业,海东市平安区正稳步朝着打造全省“数字经济第一城”的目标迈进,让数字经济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传统美食插上转型翅膀
海东市新兴产业的加速崛起,也迎来特色产业转型升级。11月17日,位于海东市平安区的青海裕丰食品有限公司,饺子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人们熟练地将清洗干净的芹菜、大葱、萝卜、茴香、鲜肉等食材投入机器,制成香气扑鼻的馅料。一旁,真空和面机高效工作,面团经过数次仿手工滚压后,被压皮机切成大小均匀的饺子皮,随即通过传送带送至生产区。只见工人们手法娴熟,取皮、填馅、捏合,动作一气呵成,仅需两三秒,一个饱满的饺子便制作完成。
“看似简单的手工饺子,要经过洗菜、切菜、绞肉、拌馅和面、压面、制皮、手工包制等近10道工序,最后再经过零下38摄氏度的急速冷冻锁鲜,才能封装配送至各大超市。”公司负责人夏冰介绍,正是由于对馅料新鲜度和手工品质的坚持,公司生产的水饺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目前日产约1500公斤,稳定供应平安区及西宁市的各大商超。
在稳固线下销售的同时,这家企业正积极谋求转型升级,拓展新的发展赛道。一方面,企业丰富产品矩阵,在原有水饺基础上,今年新研发并推出了4种不同口味的小馄饨,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尝试拥抱数字经济,今年开始尝试线上直播销售模式。直播带货实现线上渠道零的突破,为这家传统食品企业插上了“云翅膀”,探索出一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今年以来,海东市聚焦产业“四地”建设,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强筋壮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精准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构建具有海东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数字经济赋能到特色产业振兴,从新兴产业培育到传统产业升级,海东市正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产业融合为抓手,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海东市,一场产业转型升级的好戏正在上演。数字经济与特色产业实现双轮驱动:一边是年轻人通过智能平台实现高质量就业,一边是传统食品企业借助现代化生产线开拓市场。从新兴产业培育到传统产业升级,海东市正通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记者 范程程)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