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藏高原的蓝天白云化作画纸上的斑斓色彩,当雪域孩童的纯真梦想跨越三千公里的山海,一场连接高原与京城的艺术对话正式开启。近日,“与美童行”儿童艺术展——“‘盒’而不同:高原童心的N种可能”在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南展区拉开帷幕,252件来自海东市平安区的儿童艺术作品集体亮相,让首都观众沉浸式感受雪域高原的童真世界与文化魅力。

本次展览由北京韩美林艺术馆主办,今年1月份一辆载着10000多个艺术手工盒的卡车从东海之滨启程,横穿大半个中国来到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韩美林艺术基金会将一个个小小的“与美童行”艺术手工盒交到孩子们手中。当第一个手工盒翻过海拔4000米的垭口,海东市平安区的孩子们悄悄开始了他们的“造梦计划”。经过青海高原的小小艺术家们的纯真视角和无限想象力,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如今,这些诞生于高原的作品,如同小小信使,翻山越岭,将高原孩子们的纯真与想象,呈现在北京参观者们的面前。

“这幅《我的家乡》是海东市平安区小峡中心学校四年级3班的王亚萍画的,她把青海湖画成了彩虹色,说这是她心中最美丽的湖泊。”展览策展人介绍,为了让更多高原儿童拥有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与美童行”儿童美育课堂公益项目的部分成果,展示了来自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20所学校的孩子们,利用“与美童行”艺术手工盒创作的252件艺术作品,其中包括绘画、手工艺品、立体装置等多种形式,全面呈现了高原儿童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和惊人的创造力。

展览现场,不少观众被作品中纯粹的情感所打动。来自北京某小学的教师王女士带着学生们前来参观,她感慨道:“这些作品充满了生命力,让孩子们看到了不同地域的童年生活,也拓宽了他们的文化视野。”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参观者刘雯菁则表示,高原儿童的创作不受技巧束缚,这种原生态的艺术表达恰恰是最珍贵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的作品还通过数字化传输功能上传到网络上,让这些高原儿童的作品像一座桥梁一样,连接起雪域与京城的情感,助力高原艺术教育发展。韩美林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周建萍表示,未来将继续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让更多乡村儿童的艺术梦想得以绽放,让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交流中碰撞出更绚丽的火花。

据悉,展览自开幕以来,已吸引近两万名观众前来观展。展览将持续至11月下旬,免费向公众开放。届时,更多北京市民将有机会走进高原儿童的艺术世界,感受那份跨越山海的童真与热爱。(祝美甲)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