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紧扣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以生态优先为底色、以精细治理为抓手、以民生改善为核心,通过机制创新、设施升级、文明培育三维发力,推动城市建设实现“颜值”与“内涵”双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节节攀升。
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方面,祁连县投入2600万元对元通、富康等16个老旧小区实施屋面防水、管网改造及绿化工程,并在石榴籽家园等小区新增停车位和新能源车充电设施,48个“三无”小区通过成立业主委员会实现自治自管,老旧小区焕发新生。
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环境差”等问题,祁连县累计新增停车场26个、停车泊位1620个,配置垃圾分类箱530个,完善斑马线83处,安装人民路交通隔离带1800米。城市道路路网从“三横七纵”升级为“六横十三纵”,总里程增至28公里,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城市功能更加优化。
祁连县还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组建159支志愿服务队伍,7186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帐篷课堂”“马背图书馆”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年均服务群众超2万人次。通过“文明大篷车”“铁村大喇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政策和文化服务送到农牧民身边,让文明新风融入草原深处。
如今的祁连县,不仅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更成为“2025全国县域自驾游标杆县”,“北驾祁连·9号公路”获评“中国五大最美自驾线路”之一。从老旧小区改造到交通路网优化再到文明风尚培育,祁连县正以“绣花”功夫绘就高原城市文明新画卷,让“天境祁连”的底色更鲜明、群众的幸福更具体。(马德平 杨春丽)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