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们小区的屋顶重新做了防水,管网也换了,再也不用怕下雨天漏水、冬天管道堵塞了!”家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圆通小区的居民卓玛措拉着邻居李叔叔,指着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满脸笑意。近年来,祁连县紧扣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通过机制创新、设施升级、文明培育三维发力,让“天境祁连”的文明底色愈发鲜明,群众幸福感节节攀升。

暑期托管暖童心

在基础设施升级方面,祁连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力破解“城市病”。县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投资2600万元,对圆通、富康等16个老旧小区实施屋面、管网改造及绿化工程,还在石榴籽家园等小区新增了停车位和新能源车充电设施。目前,已有48个“三无”小区通过成立业主委员会实现自治自管,居民生活更方便了。”

走在祁连县的大街小巷,停车场、停车泊位和垃圾分类箱的数量逐年增加,解决了群众停车难题,街道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以前停车难是大问题,出门办事再也不用到处找车位了。”正在停车场停车的居民赵先生说道。近年来,该县新增了26个停车场、1620个停车泊位,还设置垃圾分类箱530个,完善斑马线83处,安装人民路交通隔离带1800米,城市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志愿服务细致暖心

文明培育同样亮点纷呈,祁连县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打造“文明大篷车”“一月一主题”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组建了由7186名志愿者组成的159支庞大志愿服务队伍。通过“1+8+N联盟”,形成了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大创建格局,把文明培育融入日常生活。同时,该县创新开展“铁村大喇叭”“村书记话新风”等移风易俗宣教活动,用土言土语向农牧民群众传递新观念。

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不仅如此,该县还通过“帐篷课堂”“放牧间隙微宣讲”等形式,年均开展政策解读120余场。“天境青年文艺轻骑兵”用藏汉双语小品、舞蹈等形式深入乡村演出,年均惠及农牧民超2万人次;“马背图书馆”穿梭草原配送图书3万余册,让偏远地区儿童阅读率提升20%。

“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在祁连县常态化开展。“每年我们都会开展‘敲门行动’,为300余户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四点半课堂’也守护着留守儿童,累计服务时长超5000小时。”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马玉英说道。祁连县还成立了“希望之光”慈善会,累计开展公益活动260余次,捐资捐物161万元,受益群众780人。53名女性志愿者化身为“爱心妈妈”,为76名困境儿童提供贴心陪伴。在村(社区),建成了45个“积分超市”,累计组织兑换1982次,惠及农牧民群众5162人次。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6所、未成年人室外活动场所1个,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实现全覆盖。(王成荣 周艳红)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