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坚持深化文旅融合,通过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在招商引资、生态研学、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加力,有力有序推动文旅产业加快发展,为奋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祁连图景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积极成效。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构建完善文旅产业体系。认真学习领会省委招商引资大会精神,专题研究《青海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结合祁连实际逐项逐条对照分析,从中找方向、找政策、找举措,制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组建专班、细化小组,建立以县级领导为链长的“链长制”招商引资新模式,依托“链长+产业链牵头单位+链主型企业+服务团队”机制,包点包片开展工作。依托“链长制”,立足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以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为契机,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载体,重点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龙头企业,在现有1个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的基础上深度开发天桥山、伦布夏果2个3A级新景区和阿柔大寺1个2A级新景区,加快推进扎麻什生态康养项目,优化产业布局,丰富产品体系,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助推聚力。

加力发展研学经济,激发文旅产业市场活力。以“一地一馆一路一书一盟一剧一课”红色研学矩阵为载体,依托红西路军解放军二军纪念园、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等资源,建成以红西路军历史为主题的红色研学基地1处,编纂《红军西路军在祁连》资料集,编排《祁连山的红色记忆》情景党课和《祁连忠魂》红色舞剧,推出阿咪东索林海红色文化生态徒步线路,分批次推进解放军二军纪念园扩建提质工程,县域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

充分依托国家公园、湿地公园、县域景区等独特资源优势,把自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利用祁连山国家公园长期科研基地、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生态管护站等平台,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解说、有体验、公众参与度高的生态研学基地,常规观光旅游逐渐转型为高端生态体验。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组织高校大学生来祁开展社会实践、生态研学、考察调研等。更加注重品牌打造,培育“祁连雪豹”文旅新名片。

聚焦雪豹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与价值挖掘,积极对接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国内雪豹专家团队,以“祁连山是雪豹物种生源地”“雪豹已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形象代言”“祁连片区是雪豹最佳栖息地”等重要论断为科研支撑,积极培育“祁连雪豹”为形象标识,着力打造“祁连雪豹”文旅新品牌。野生动物救护站改造提升了雪豹生活区,国家公园大数据中心制作了雪豹纪录片,搜集整理出国家级期刊有关祁连雪豹的生活习性、遗传多样性监测和红外摄像记录等,为打造文旅新品牌提供了重要依据。(马德平 马生政)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