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4月19日消息(记者逯文婕 通讯员马爱彬)暮春之际,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青土湖,一群赤麻鸭于水中愉悦地嬉戏着,时而潜入水中探寻湖底的奥秘,时而拍动着翅膀溅起晶莹剔透的水花,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赤麻鸭是民勤县青土湖水域中常见的迁徙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载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之中,亦是我国的“三有动物”。其多现于山区小溪畔、高山草原的水泊处、开旷的水塘间、河岸、湖边以及临近绿洲的戈壁滩上。

成群的赤麻鸭在湖面嬉戏(央广网发 白发明 摄)

青土湖是石羊河的尾闾湖,曾是民勤境内最大的湖泊,明清时期水域面积约400平方公里,解放初期水域面积仍有70平方公里。1959年,因上游红崖山水库建设和农田垦殖,青土湖完全干涸。“青土湖的历史变迁,是反映民勤生态变化的一面镜子。” 民勤县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股股长王希鹏介绍说,青土湖像一把绿色的楔子,紧紧镶嵌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阻隔着两大沙漠的合拢。

为了改善青土湖区域的生态环境,促使该区域植被尽快恢复,2010年,民勤县按照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和建设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的目标要求,把青土湖区域作为全县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综合运用压沙造林、下泄生态用水、移民搬迁等治理措施,着力打造“重点治理、防沙治沙、生态修复”三位一体的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

当年,民勤县从红崖山水库向青土湖下泄生态水量1290万方,在青土湖人工形成了3平方公里的水面,干涸了半个多世纪的青土湖“死而复生”。此后,民勤县每年加大红崖山水库下泄生态水量,青土湖水域面积逐年增加。“现在,青土湖的水面已扩大到27.65平方公里,各类水鸟、野生动物也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王希鹏说,青土湖水域面积逐年增加的同时,地下水位埋深也在逐年上升。

青土湖碧波荡漾(央广网发 黄尖参 摄)

青土湖的曾经消失与重泛碧波,折射出民勤生态的巨大变迁。近年来,民勤县按照“西筑堡垒、东拓阵地、南护水源、北锁风口、中保绿洲”的思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对青土湖、西沙窝、龙王庙等“六大重点风沙口”进行综合治理,建设“三个重点治理区”,构筑“三道风沙阻击防线”,全力打好两大沙漠民勤阻击战,形成了“人人上、代代传、步步走、苦苦干”的防沙治沙“民勤模式”。

据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民勤县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30万亩以上,其中压沙造林103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18.28%,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18.65%。

编辑:邸文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