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今后聚焦我国学者在自然科学领域国际期刊撤稿论文,对涉嫌抄袭剽窃、虚构伪造数据或图像、买卖论文、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等行为,相关部门将严肃开展调查和处理,并加强处理结果通报。
记者11月26日在此间获悉,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开展学术不端撤稿论文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整治学术不端行为,强化警示震慑作用。
根据有关部署,科技部牵头推动建立健全学术不端撤稿论文长效治理机制,持续开展撤稿论文监测。各有关部门和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建立健全本系统、本地方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对学术不端撤稿问题频发多发单位的监督,压实科研单位主体责任,完善科研失信行为主动预防机制,对查实的学术不端行为依规严肃处理,将查处工作与科研诚信教育培训相结合,切实提高科研人员诚信意识,主动抵制科研失信行为。
据悉,对严重科研失信行为,将依法依规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支持有关方面在项目申报、院士增选、科技奖励等工作中开展失信惩戒。对隐瞒、迁就、包庇、纵容本单位科研人员失信行为的单位,一经查实将依规严肃处理。
编辑:王丹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