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沈阳7月10日消息(记者 李子平 实习生 张新月 周宇涵)“中国对于德国而言不是风险,而是机遇。希望中德两国能够继续保持当前的合作势头,因为德国的很大一部分企业,其实都要依托于跟中国在经济层面上的合作。”
7月10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暨第九届德国企业沈阳行活动(以下简称活动)在沈阳举办。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董事会主席迈克尔·舒曼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
实际上,出席活动的中德双方政商界代表、专家、学者等500余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进一步扩大中德创新合作“朋友圈”。
活动现场专家分享观点(央广网发 铁西区委宣传部供图)
14家中德企业新“入圈”
中德创新委员会成立于2019年6月,列入中德两国副部级沟通机制,致力于加强“中国制造”与“德国工业4.0”战略的高效对接,并在汽车、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双元制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合作成果,目前成员单位由最初的38家增至172家,包括华晨宝马有限公司、东软集团、新松集团、中科院沈阳分院、东北大学、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德国SAP公司等。
活动主论坛上,上海先导均熠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瑞士布克哈德压缩机有限公司、沈阳维士因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中德双方企业授牌成为新成员单位。
沈阳维士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晶莹说:“我们团队以博士成员为主,搭建了一个高端的研发平台,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加入平台以后,我们可以给德国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也将把德国的优质技术对接到我们国内。”
在活动中,国际数字生产力孵化中心项目、开元周游文旅项目等12个项目成功签约,为中德双方下一步合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后,由东北大学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与铁西区重点装备企业共建的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实验室,在现场正式启动。实验室落户中德产业园内,将聚焦铁西区重点装备企业转型升级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创新研究与成果转化,甚至“一企一策”提供科创解决方案,以“数智”赋能大国重器,为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德方人士:此行效率极高,令人印象深刻
10日下午,创新委员会的中德专家带队参观了华晨宝马铁西工厂、中德企业国际创新孵化中心和沈阳盍碧玺曼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考察中德园园区国际化发展环境,并前往沈鼓集团,针对工业4.0、数字化提升等方面进行技术诊断。
中欧数字产业联盟全球业务总监格里高利·托马斯表示,此次沈阳之行令他印象深刻,他在对接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时候,各项事务都得到了非常有条理的安排,效率极高,“中国的官员非常平易近人,帮助联盟解决了很多服务方面的问题,这是我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感受不到的。我愿意告诉更多的德国的朋友到这里发展业务。”
德国工商会中德经济关系部、中国事务部负责人托马斯·柯尼希表示,中德双方的经济合作非常有潜力,例如在双元制教育以及工业领域都可以更紧密地加强合作。
沈阳经开区、中德园管委会副主任延宁表示,中德创新委员会已经成为推动中德两国企业相互交融、技术撮合和彼此经贸合作的一个具体抓手。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德国在全球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德产业园也将持续发挥国家级园区品牌和产业集聚效应,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成为辽宁对欧合作新标杆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