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沈阳9月26日消息(记者李子平)今年国庆、中秋喜相逢,辽宁全省各地将推出文化体验、视听体验、秋色畅游三大版块的文体旅活动和产品。辽宁各地打造的特色市集更是迎来消费热潮,“赶集去”“逛市场”的潮流,用各具特色的人间烟火,为经济持续向好注入强劲动能。

海鲜市场:“第一口鲜”的执着

在辽宁丹东,近海丰饶,千帆满载。9月,黄海结束休养,正式开海。船老大与渔民们携着今秋“第一网”的丰饶靠岸,东港市黄海大市场在破晓前便已人声鼎沸,众多水产采购商与食客们翘首相盼、争相抢购,只为抢到这“第一口”的极致鲜味。

在黄海大市场的“土豆水产”摊位前,一筐筐梭子蟹正在迅速被筛检、装箱、过秤,“开海了,现在正是吃螃蟹的时候,肥!”摊主曲丽君开心地说道,“这几天找我下订单买螃蟹的人特别多,主要是来自吉林、黑龙江的老主顾,每天我要从船上进万斤左右的螃蟹,小的有4两左右,大的有8两左右,价格一般在30到50元不等。”

在市场沿街的海鲜饭店,大批外地游客纷纷将刚购买的海鲜交给店主加工,每家饭店的大蒸笼都是火力不停。“都说东港飞蟹好,今天一下买了十斤,现场加工,吃的就是这个‘鲜’。”来自吉林长春的游客许先生告诉记者。

随着水产交易量日益增长,水产行业发票开具规模持续扩大。为引导纳税人合规经营,国家税务总局东港市税务局组织税宣服务团队,主动走进水产批发市场、港口码头开展专题培训,详细讲解农产品收购发票的适用情形与规范要求,并现场辅导纳税人完善内部管控机制,做好收购合同、过磅单、运输单据等资料的归档管理,确保每笔业务真实可溯。

玉石市场:百万人“玉”罢不能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赶集故事,对年轻人来说,他们更愿意为“喜欢”买单。这个秋天,大学生王茗赫和朋友专程来到鞍山岫岩,美美逛起了新开的玉石文化馆。9月17日,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0亿元的鞍山岫岩千璞汇玉石文化馆正式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为岫岩玉器消费繁荣再添一把火。

今年以来,集“采玉、琢玉、赏玉、购玉”于一体的“国石之旅”精品线路,已吸引近百万游客前来体验玉石文化。在岫岩玉产业园和电商创业中心两大电商基地,6000余个直播账号在各大平台活跃,预计实现年销售额超80亿元。

岫岩玉器市场持续火爆的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添柴”助力。

国家税务总局岫岩满族自治县税务局针对玉石行业涉税费政策咨询需求,在玉石产业园,对网络主播群体开展“面对面”培训,向电商业户介绍最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园区负责人于庆春表示:“这种政策宣传很及时,不仅帮助我们基地的电商业户了解了税费优惠政策,更增强大家的纳税意识。”

中国玉雕大师创意产业园,如今入驻了25个大师工作室,每个都有明确的发展定位,有的专注传统玉雕技艺传承,有的侧重现代设计创新,形成了互补发展的良好格局。从项目的奠基开工到稳定运营,税务部门组建综合服务团队,量身定制岫玉文化发展“税费政策服务礼包”,助力园区健康发展。

沈阳早市:城市烟火让游客乐此不疲

逛集市,就是探索生活的乐趣,而对外地游客来说,更是一场充满文化碰撞的“城市探险”。随着长假临近,沈阳小河沿早市愈加热闹。

每天清晨,顺着“东北第一早市”的拱门放眼望去,无论豆腐脑油条、蛋肉堡等热门小吃,还是黏豆包、杀猪菜、血肠等东北地道美食,抑或价格亲民的新鲜果蔬,各个摊位前全都排起长队,整条步行街烟火气十足。

小河沿早市全长390米,摊位近500个,是沈阳历史最悠久的早市之一,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长期以来,都以其便利的位置、亲民的价格,成为周边居民日常采购的首选之地。近年来,小河沿早市在沈阳文旅市场爆火的带动下,成为“网红”早市,吸引了大批量游客前往体验。

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沈河区税务局组建志愿服务团队,为来往群众发放税费宣传手册、讲解税费政策。“商铺大多为个体经营,对于灵活就业群体,我们延伸服务触角,让他们享受到国家政策红利。”沈河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集市,是交易场所,更是民生经济,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的回忆,也在历经岁月洗练后生机勃发。辽宁的秋,诗意流淌、烟火升腾,相信所有旅游者,都会在个性鲜明的市场里,收获一份独属于这个秋天的畅快假期。

编辑:庄滨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