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沈阳10月26日消息(记者 吕文卫)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小康,对每个人来说,是勤劳换来的幸福生活,是旧貌换新颜的家居变化,是困难时有人向你伸出援手,是一个个普通人梦想成真、笑颜绽放的生活故事。

他带动2600个家庭走上小康道路

“人不能太贪心。我也没想过干多大买卖,挣多少钱。我就想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把地种好,再能与大伙一起挣点钱,同大伙一起干,热热闹闹的,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就挺好了。”

今年42岁的洪蕴来,是土生土长的沈北新区人,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常年钟情于土地,为他的皮肤赋予了亲近大地的颜色,朴实的笑容和结实的手臂,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形象。初见时,言谈还有腼腆,但每每谈及土地和乡亲们,声音总是不自觉地提高,流露出对土地和农村的热爱。

在谈到小康生活时,这位朴实的汉子腼腆一笑,“我现在的生活,我觉得就挺好的,应该就算小康了吧。”相信在这笑容背后的辛苦付出只有他自己知道。距离洪蕴来在村里开始种水稻、做大米企业的那一天起,已经过去了15年。当时的乡亲们每年辛辛苦苦种植水稻,却因为产量、销售渠道、种子化肥等因素,最后的收入一直不好。当时20多岁的洪蕴来,切身知道种田人的辛苦,怀着满腔热血,想为自己和乡亲们打破这种现状。

常年累月“泡”在水田里,从种植到管理,从收获到销售,研究琢磨。没有专业知识,他就买书、借资料,努力学习先进的方法;缺乏经验,他就不辞辛苦,专程到各地向同行讨教,不断提升大米品质。

如今,他创办的 “沈北七星”大米品牌已经成为了沈阳市的名牌产品,吃过的人都说好。由于品质好,销路自然好,带动了种植面积的扩大,现在沈北新区石佛寺地区稻田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00亩,年产有机水稻2000多吨,带动了2600多个家庭走上小康的道路。

“只要肯干,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我现在的生活就已经挺知足了,而且光自己过上好日子还不行,得和大伙一起过上好日子才热闹。”

有些人想办法让自己赚更多钱,但洪蕴来总想着帮乡亲们赚更多钱。这些年来,洪蕴来不只让大米的品质越来越好,也让乡亲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了好日子。别人不爱种地,他租到自己手里,让出租土地的家庭有了固定的收入;自己种不过来,他就请人来种,附近村里谁种田最拿手,他就请谁种,给他种田赚的钱,比乡亲自己种田赚的还要多。到了收获季节,为了让乡亲们多赚钱,他的大米收购价又比市面上要高不少,大家种的大米都愿意卖给他。

“想让大伙过上好日子,不管干点啥,让每家每户都有来钱的渠道,都有自己的事儿干,把大伙的积极性带动起来,都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到钱,在精神方面也能有成就感。”

为了让大家能赚到更多钱,洪蕴来自掏腰包,为乡亲们买了养在稻田里的蟹苗、虾苗,提供技术指导,养成之后卖得的钱全归乡亲们自己。除了河蟹、小龙虾,他还在村里修建了蔬菜大棚,为大家开拓了更多的劳动致富道路。

“现在的时代好了,会读书的人,可以靠读书出人头地,肯劳动的人,也有各种出头的机会。只要肯干,大家就都能过上好日子!”洪蕴来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沈北新区全员不掉队

兴隆台镇的小康,离不开洪蕴来的努力和勤劳奋斗的乡亲们;沈北新区的小康,则离不开每一个沈北新区人。

数据显示:2019年,沈北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397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2511元。

十多年来,一项项利民举措,给沈北广大勤劳的劳动者,带来了更多获得感和安全感,沈北新区城乡居民,也感受着生活在一步步向更好改变。

小康生活犹如洪蕴来种下的稻子,用勤劳和汗水灌溉,定能创造更多奇迹。

沈北新区如洪蕴来一样的50多万奋斗者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证明:唯有奋斗,方有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