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满的果仁裹着红褐外衣,咬一口脆香回甘——近日,来自沈阳市康平县海洲窝堡乡的海洲花生,正式摆进了吉林高速便利店的货架。接下来,这股带着黑土地气息的香味,还将陆续飘进辽宁境内的高速网点与商超。这颗扎根辽北黑土的“金豆豆”,正凭借过硬品质与多元布局,从地域特色农产品稳步成长为辐射多区域的“香饽饽”,书写着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海洲窝堡乡藏着种花生的“天生好条件”:地处北纬42度花生产业“黄金带”,东依辽河、南邻卧龙湖,8万余亩花生田像铺在大地上的绿毯,尽情吮吸着天然生态的馈赠。近年来,当地架起与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科技桥梁”,让田间地头变身为“创新实验室”:常规品种亩产从250公斤跃升至350公斤,像被施了“增产魔法”;四粒红、彩色花生等10余个特色品种扎堆儿亮相,田埂间俨然成了“花生品种展览馆”。黑土地的肥沃滋养与科技力量的精准赋能,为海洲花生筑牢了走向大市场的“品质底气”。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辽宁省百强农产品、国际农博会金奖……挂满荣誉的海洲花生,背后是“品牌+产业+市场”全链条的精心打磨。连续七届花生文化艺术节上,花生成了“主角”,农民们载歌载舞,让乡土特产搭上“文化快车”;集体经济组织与专业合作社手拉手,从田间到货架无缝对接;花生酱、花生蛋白等深加工产品跳出“原字号”圈子,身价翻了几番;直播间里,主播捧起饱满的花生现剥现尝,“海洲味道”顺着网线飞向全国。“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农民增收”的模式,让这颗小花生撑起了大产业,成为国家绿色食品基地、出口基地的“当家花旦”。
此次跨区域进驻高速便利店与商超,是海洲花生产业版图上的重要一笔,更是区域协同发展在农业领域的鲜活实践。据了解,下一步海洲窝堡乡将继续攥紧“产业富民、品牌兴农”的金钥匙,通过品质升级与模式创新拓宽市场空间。相信这颗融合着乡土智慧与科技力量的花生,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为东北黑土地农业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海洲经验”。(康平县委宣传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