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辽宁海城市人民政府与华大集团联合举办的“北纬40度 海城质造”华大万物南果梨菌肥示范基地启动仪式圆满落幕。本次活动标志着海城南果梨产业正式迈入“科技+生态”双轮驱动的新发展阶段,为这一百年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升级、品牌国际化及“世界南果梨之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百年传承:南果梨的历史文化底蕴
南果梨,被誉为“梨中皇后”,是海城市独有的地理标志产品,其栽培历史可追溯至清光绪年间。其果肉细腻、入口即化,兼具“梨香、酒香、蜜香”的独特风味,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海城农业文化的“金色名片”。目前,海城南果梨种植面积超28万亩,常年产量30万吨,年产值近15亿元,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更是未来打造“世界南果梨之都”的核心基石。
黄金纬度:北纬40度的自然馈赠
海城市地处北纬40度全球水果黄金种植带,这一区域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显著,为南果梨的糖分积累与风味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春季梨花盛放时,充足的光合作用促进果实发育;秋季昼夜温差则锁住果实的甘甜,成就了南果梨“皮薄肉厚、汁水丰盈”的卓越品质。华大集团技术专家表示:“北纬40度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是海城南果梨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走向世界舞台的天然通行证。”
地质禀赋:独特资源铸就“风味密码”
海城地处辽东半岛腹地,坐拥“山水林田矿”交织的立体生态格局。这里的地质构造历经亿万年演变,形成了以镁元素为核心的天然矿物富集带,叠加季风气候与丘陵地貌的协同作用,孕育出全球罕见的南果梨适生区。
研究表明,海城土壤中镁、钙、钾等矿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梨产区,尤其是镁元素通过自然风化持续释放,成为果树生长的“隐形引擎”——镁不仅提升叶片光合效能,促进糖分与芳香物质合成,更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形成独特共生体系,赋予南果梨“甜中带鲜、香而不腻”的味觉层次。当地果农世代相传的种植智慧,正是基于对这种“矿物-生态-风味”关系的深刻认知。
未来展望:锚定“世界南果梨之都”,科技引领产业升级
此次启动的菌肥示范基地,是海城市与华大集团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更是迈向“世界南果梨之都”的关键一步。华大将依托基因测序、微生物组学等前沿技术,研发定制化菌肥配方,实现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与品质提升的全程绿色管理,并建立全球首个南果梨品质标准数据库。项目计划三年内推广至全市各南果梨产区,同时,海城将同步推进国际品牌认证、跨境电商合作及全球品鉴活动,加速南果梨“出海”步伐。
未来,海城市委、市政府将以“世界南果梨之都”为战略目标,推动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全面升级。通过科技赋能、资源整合与全球营销,让“北纬40度 海城质造”从中国地理标志跃升为世界级农产品标杆,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海城力量。(海城市委宣传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