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地瓜成功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康平寒富、花生、康平甘薯(红地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个个“国字号”的荣誉不仅让更多人熟悉康平,也擦亮了康平特色农业品牌,壮大了康平特色农业产业。

康平县地处辽宁沈阳北部,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凭借多年深耕细作,地瓜、花生、寒富苹果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去年寒富苹果产量高、品质好,平均每斤售价2元左右,每亩地收入9000元左右。”康平县方正河寒富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庆学说,今年寒富苹果花开得好,估计还能有个好收成。

然而,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总有个别人动歪心思:该县某乡镇农业办公室村镇建设原助理、某乡镇某村村委会原主任利用职务之便套取产业发展补助资金。对此,县纪委监委依法依规依纪分别对他们进行了严肃处理,并督促发案单位做好问题整改和警示教育,给企图违规挪用资金的人敲响警钟。

针对以上问题,县纪委监委聚焦政策落实、干部作风、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以强有力的监督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产业扶持资金到手了吗?是否有公职人员伸手要好处?抗旱井是否还能继续使用……” 近期,康平县纪委监委多个监督检查组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实地监督检查,与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等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困难和诉求,全面了解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突破瓶颈、实现升级,康平县纪委监委梳理近年来有关信访件,结合巡察、审计、财会监督情况,建立了康平县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线索台账,采取纪委监委领导包片负责、“室组地”联合监督办案形式,全面查处阻碍农业发展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并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市纪委监委要求,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问题专项整治、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特色产业扶持资金能否及时合规发放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农业基础设施是否能发挥作用也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精准监督护航特色农业发展是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康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运用大数据比对、实地核查等手段,严格监督资金的申报、审批、使用,精准监控资金流向。

同时,县纪委监委督促农业部门根据群众需求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示范推广等。“脱毒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地瓜的品质和产量,我们的收益也增加了”康平县憨馥土特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学君对地瓜脱毒种苗繁育技术高度称赞。目前,寒富苹果、地瓜、花生产业种植总面积达23万亩,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牌的市场认可度稳步增长。深加工产业也在逐步发展壮大,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我们将持续加大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康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康平县纪委监委将坚持立足职能职责,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全县特色农业“破局前行”,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康平县纪委监委)

编辑:庄滨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