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为沈阳辽中区的窗口单位,辽中区副食农贸市场建立了“大棚基地直采+储备调节”的双重保障机制。商户从周边种植基地直接进货,省去中间环节,不仅新鲜还能平抑价格。从源头采购到价格监测,每日巡查与动态调控让市民的“菜篮子”越拎越稳,“果盘子”越端越丰。
民生保供是农贸市场的核心使命。“我们的商户从周边种植基地直接进货,省去中间环节,不仅新鲜还能平抑价格。”王大姐指着摊位上的蔬菜介绍,这些水果萝卜、胡萝卜都是今晨刚从大棚种植基地运来的平价菜。市场管理方则提前部署保供方案,节日期间提醒商户不仅备足1万吨肉菜储备,还通过提供进货信息来降低商户成本,确保粮、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价格平稳。从源头采购到价格监测,每日巡查与动态调控让市民的“菜篮子”越拎越稳,“果盘子”越端越丰。
安全生产是民生保障的底线防线。“以前担心菜里有农药残留,现在随时能看检测结果,买得踏实。”正在看农药残留检测单的居民李阿姨说。市场中心投入资金建成标准化农残快检室,每日对30余种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全年累计检测超1200批次,结果实时公示在市场入口醒目位置。市场中心作为市场管理方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双检双查”制度:一方面督促78家商户建立进货台账,将2380条产地信息录入追溯系统,实现来源可循、去向可追;另一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对过期证照、索证不全等问题责令11户经营户整改,从检测设备到追溯体系,全方位监管筑牢了“舌尖上的安全”。
“三零”工作室则为市场注入和谐基因。这个以“零事故、零上访、零案件”为目标的基层治理平台,成了化解矛盾的“减压阀”。副食市场所长兼工作室成员老张介绍,商户间的摊位纠纷、消费者与商户的质量争议,我们都第一时间介入。工作室建立“日常巡查+即时响应”机制,联合社区工作志愿者开展隐患排查,将矛盾苗头性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工作室成功调解纠纷6起,开展安全培训10场,市场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86.6%,实现了经营秩序与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来源:辽中区委宣传部)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