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鞍山市铁东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将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置于区域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一年来,铁东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扩优提质”为行动内核,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交出了一份成果丰硕、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教育动能。
一年来,铁东区系统推进教育强区建设。通过召开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党建重点任务推进会,选优配强学校党组织书记,全面推动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见效。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筑牢育人根基。同时,树立“身心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刚性落实体育、美育课程要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建设,广泛开展“校长杯”足球赛、艺术展演、体育节等区域性特色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校校有特色、人人有参与”。一批批铁东学子在国家级、省级艺术赛事中斩获佳绩,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区域美育工作的扎实成果。
为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跨越,铁东区以“优化布局,分步实施,特色发展,铸造品牌”为原则,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在原有七大教育集团基础上,打破学段壁垒,建立以学区划片为基础的九年一贯教育联盟,形成“小初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2025年,铁东区新组建了以“篮球”为特色的山南教育集团、聚焦“教育+文旅”融合的大矿教育集团、突出“教科研引领+”的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以及教工幼儿园教育集团,不仅实现了师资、课程和管理机制的共建共享,更成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引擎”。
师资是教育的第一资源。铁东区锚定“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突出“师魂、师业、师技”三项重点,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名师领航工程”,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扎根鞍山一线的欧阳代娜老师为典范,树立了一批兢兢业业、潜心育人的优秀教师典型,在全区掀起了学习大师精神、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热潮。持续开展校园招聘,今年首次面向市属及以上师范院校实施校园招聘,提供中小学11个学科岗位,最终成功招聘49名优秀师范毕业生,实现政校联动、人才直通,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卓越杯”课堂教学竞赛和全区名师工作室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构建“三、六、九学段衔接”绿色质量评价体系,并作为辽宁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全力开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核心素养评价试验。更值得一提的是,区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教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优质均衡、教师能力、教育治理和学校建设四大工程,标志着铁东教育迈向“高校赋能”的新阶段。在备受关注的中考中,铁东区再次包揽全市各分数段前段位次,教学质量持续领跑。
教育是重大民生工程。2025年暑期,铁东区集中推进25个校园基建升级项目,覆盖20余所学校,总投资超过1600万元,涵盖校舍新建、食堂改造、操场及供暖系统升级等多个方面。第二十六中学综合楼、向阳小学整体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极大提升了全区学校的硬件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铁东区还全面实施了“阳光食堂12345”行动,在全市率先推行食堂自主经营模式,从根本上保障学生“吃得好”。重点打造8所食堂管理“样板校”,紧盯“检斤验质、成本核算、营养搭配、食堂开放、陪餐反馈”五大环节,确保学生“舌尖”安全与健康。区政府每年投入近30万元实施“校园餐”补贴,惠及近千名学生。启动“幸福社区,爱心助教”活动,与社区联合打造鞍山首家共享自习室——烈士山社区共享自习室,“学生点课+志愿者老师答疑”“稳定空间+精准辅导”的模式,精准对接学生和家长的需求。通过政府牵线搭台,让社区力量成为公平教育的“缓冲带”。年初以来已经累计接待了前来学习的中小学生700余人次。
未来,铁东区将继续锚定教育强区建设目标不动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加速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多措并举推动教育强区建设迈向新台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茁壮成长和人生出彩贡献坚实的力量。(铁东区委宣传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