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沈阳市召开2025“博士沈阳行”暨沈阳市人才活动月新闻发布会,拉开2025年人才活动月的序幕,并同步启动2025“博士沈阳行”报名通道。发布会上,沈阳市为高层次人才代表授予“兴沈英才卡”首卡,并向广大青年人才发出诚挚邀请。

近年来,沈阳市始终将人才作为振兴发展的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大力营造尊才爱才留才用才的浓厚氛围,沈阳市将每年的5月定为人才活动月。今年的人才活动月将组织主题活动、赛事活动、项目路演、政策宣讲、政银企对接会、培训指导、人才招聘共7类69项活动,邀约广大优秀人才走进沈阳、亲近沈阳,畅谈发展、共创未来。

自2023年首届“博士沈阳行”活动开展以来,来自海内外8000余名博士走进辽沈大地,1200余名博士通过活动落地、扎根沈阳,为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25“博士沈阳行”活动以“沈阳未来 因你而来”为主题,将于5月21日至23日在全球工业互联网会议中心举行,继续发挥区域人才一体化作用,辽宁省14个市、沈抚示范区及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提供7900余个博士岗位,形成整体联动、合力引才之势。

发布会上,沈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宏伟介绍了2025“博士沈阳行”活动情况。今年的活动将突出创新创业,搭建博士与双创载体对接平台,引入30家重点双创载体,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成果展示,发掘储备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突出重点领域引才,聚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沈阳十大重点产业集群引才需求,邀请专业契合的海内外博士,开展辽宁国际青年学者沈阳行等学术交流、项目对接活动。突出精准对接,辽宁省14个市、沈抚示范区及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将打造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降低用人单位引才成本,提高博士引进精准度。突出创新生态和城市综合展示,精心设计高端装备、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等6条调研线路,邀请来沈博士走进沈飞集团、东北大学、辽宁材料实验室等企业、高校、院所实地调研考察,近距离感受沈阳一流的科研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突出贴心服务,开通数字化服务平台,提供岗位匹配、活动行程、长效跟踪等人力资源服务,实现“一次参与,持续链接”。

沈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志刚发布博士岗位需求。目前,2025“博士沈阳行”活动已征集到东北“三省一区”503家单位的7963个博士岗位需求,比去年增加29%。其中,沈阳197家单位提供博士岗位需求2384个,占总需求岗位的30%。东北“三省一区”69所高校提供4378个岗位,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哈工程等知名高校聚焦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42个前沿领域,释放优质岗位2138个;中科院沈阳分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等19家科研单位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提供岗位需求409个,凸显基础研究向应用创新的动能转换。沈飞集团、鞍钢股份等80家央企提供584个岗位,芯源微电子等26家上市公司提供300余个职位。这近8000个岗位中,年薪40万以上岗位478个,同比增长27%。

东北大学校长助理刘延晖作为用人单位代表,诚挚邀请广大青年人才在沈阳成就人生梦想——这里有“海阔凭鱼跃”的成长生态,这里有“风正一帆悬”的发展政策,这里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暖心承诺。今天的沈阳,正以蓄势腾飞的大城气象拥抱未来,期待与各位青年博士携手,在沈阳这片热土上,以智慧浇筑理想,用奋斗定义青春,共同谱写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壮丽篇章。

“从‘博士沈阳行’的初次邂逅,到‘扎根沈阳’的郑重承诺,我完成了从追梦者到筑梦人的华丽蜕变。”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结构部科室副主任李劭鹏作为2023年首届“博士沈阳行”活动的签约人才,在研究所定制化的培养计划下,先后参与多型飞机的结构设计工作,不仅专业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更能直面装备发展需求,快速找到技术创新方向。“成绩的背后,是沈阳这座城市‘尊重人才、成就人才’的生动写照。”感慨的同时,他希望有更多的博士同仁们能够一同在这座英雄城市里感受实验室里智慧火花与烟火人间温暖诗意的完美交融。

沈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廷宝为高层次人才代表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授予“兴沈英才卡”首卡。小小的一张卡片,凝聚了满满的诚意——从住房安居、健康医疗到子女教育保障,从科研经费支持到创业孵化服务,每一项政策都精准对接人才需求,真正让人才安心扎根、无忧发展。余淼杰表示,东北有好山、好水、好人,特别是来到沈阳工作后,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高度尊重和用心服务,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沈阳、奔赴沈阳。“沈阳是棵梧桐树”,他希望更多青年人才能够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续写凤栖梧桐、英才荟萃的时代新篇。

随着沈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廷宝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宏伟共同点亮启动球,沈阳市人才活动月正式开启,“博士沈阳行”报名通道同步开启。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沈阳锚定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开创人才引领发展、发展集聚人才、人才服务振兴的新局面,为全面振兴新突破汇聚磅礴力量。

编辑:庄滨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