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是总台第五次发布营商环境相关报告,旨在全面展示我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的最新成果,展示城市风采,共享城市经验,为进一步推动城市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提供参考。海城市成功入选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2023年,海城市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主题,坚定不移抓发展、持之以恒惠民生,瞄准目标导向、节点导向、结果导向,凝聚起敢闯、敢试、敢拼的干事创业力量。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41.6亿元,同比增长6.7%,经济发展后劲十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市场机制改革取得实效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化“一网通办”平台事项办理,实现了信息在线共享,年免费代办事项4000笔,减轻企业负担200余万元,赢得企业、群众好评。海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兴海市场监督管理所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评定为五星市场监督管理所。
创新要素保障更加突显
深入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主动走进、走近企业,解决企业瓶颈问题6117件,满意率达到99.74%。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7.51亿元,发放惠企资金5650万元。推动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上市。
对外开放举措成果显著
依托西柳服装城作为东北首家、全省唯一的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契机,拓宽进出口贸易渠道,试点累计出口6.1亿美元,覆盖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拉动海城市出口额增长近150%,鞍山市出口额增长超过110%。
智慧监管体制创新完善
瞄准“数字辽宁”在县域产业发展上的切入点,启动“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实现了菱镁产业“全流程监管、全体系互动、全链条融合”推动了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
公共服务工作深入民心
开设“惠企政策兑现窗口”,采取“窗口统一受理、部门内部流转、限时兑现到位”的运行机制,畅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加强人力资源保障,召开洽谈会、校园双选会等活动100余场,达成就业意向6000余人。
权益保护体系更加健全
探索新时代“枫桥式”税务创建工作,开展税务、司法、法院、公安等多部门涉税矛盾纠纷横向合作治理,案件调解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西柳税务分局被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评选为首批“枫桥式”税务所。
下一步,海城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辽宁省、鞍山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要求,以更加敏锐的眼光、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开放的理念,以更优质营商环境推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真正让海城成为一座企业引得进、留得下、发展好的城市。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