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的“三新”时代背景下,包头市委、市政府毅然树立起“打造教育高地”的新旗帜。身为校长,我身处这样的“三新”变革之中,同时也肩负着包头教育发展的新使命。为了回应这一挑战,我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管理与教育改革之中,确保这一惠及广大市民的举措能够像春雨般滋润包头这方沃土。从教学校长到校长的角色转变,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课堂课型课改对于学校发展的关键作用,作为校长,不能忽视听评课这一重要环节。这是一方校长了解教学、了解师生、了解校情的主阵地。十几年来,我坚持每周听评课不少于5节,将职责养成了习惯。当我回首自己的听评课经历,翻阅那些积攒的听课记录时,不由引发诸多感慨。这些经历不仅让我更加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听评课是广角,以课堂为窗口,折射学校全局

校长深入一线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走进课堂。进课堂不仅可以了解教学状态,把握教学质量;还可以了解教师状态,指导专业发展;更可以了解学生状态,掌握教育方向;也可以了解空间状态,思考管理细节。当校长听评课时能够具备全局观念,着眼于学校的整体发展时,就可以通过课堂这个“窗口”,透视学校教育教学的全局,进而为学校的改革管理提供科学的价值取向。

因此,在听评课的过程中,我往往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来确定自己的观察和评议“聚焦点”。比如:师资水平建设、学生素质提高、教学隐性问题研究与学校管理制度规范性等方面。这就要求校长听评课时,既要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和教学细节,又要深入剖析教师群体在专业发展中的共性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律性。这样积跬步至千里,便可为日后调整办学的思路和方向积累起可观的实践素材。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听评课是杠杆,以课堂为支点,撬动教研教改

校长坚持听评课,是构筑学校文化基石的重要一环。正是这些点滴素材的累积,才筑起一座学校的文化高塔。相反,如果没有累积,学校文化终究只是一个个符号,难以形成令人瞩目的高度。有了“听”的文化,“评”的文化,“教”的文化,就能够形成良好的“学”的文化。通过听评课,便可推进学校“教学研一体化”建设,形成教学工作的闭环,保持教学工作不断螺旋上升,打造品质课堂,进而提升育人质量,实施创新教育,凝聚学习风气,加快学校发展。所以我在听评课时,倡导“问题就是课题”的理念,聚集课堂教学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小题大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接地气”的教研与教改活动。通过听评课,将我校“5432”集备流程、“135”教学模式融入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促进教师合作交流,倡导教师结合学情凸显个性,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风格。

听评课是雷达,以课堂为引擎,赋能师生发展

提高教学效率,打造一支教学技艺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不能仅靠教师的自觉,更需要校长的引领。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说过:“未来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校长只有不断提升学习力,植根于课堂,才能引领教师成长,特别是带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队伍靠带不靠管”,教师能否高效落实课堂改革,能否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这需要听课——评课——及时反馈——再听课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激发教师深入研究课例的热情,从而逐步提高教学效果。在听课过程中,我注重发现亮点,及时推广优秀经验,树立榜样;在评课时,我比较注意激励与发展并重,重点从新课标理念的落实、核心素养落地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思维品质的提升等方面,找出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真正达到强课提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校长在听课时,应更加聚焦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思想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以此研判学生发展状况。例如,我在听评课时,会特别观察学生有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执行学习行动,一方面通过课堂上设计与学情的匹配度来检验教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能从学生细微的表现中去发现,师生之间教与学是否相互促进,学生高阶思维是否有效提升,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不仅如此,我还利用课间时间和学生们聊天交流,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诉求,以期对学生发展状态可以及时精准地做好调试。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综上所述,校长的听评课犹如点燃一所学校教育激情的火炬。只有当校长根植于课堂,学校的管理才能从被动走向主动;只有当校长用心聆听、细心观察,才能真正认识学生,了解教师,触及教育的真谛;只有当校长多引导、细帮助,才能推动学校的发展从单一的刚性管理,迈向更深层次的思想引领。

校长应立志成为教育家,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而实现这一目标,不妨从听评课这一日常工作开始……

(内蒙古包头市第八十一中学(一机一中)校长 胡爱琳)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果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