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保护长江“微笑天使”,3月7日,一场江豚应急救护演练在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展开,镇江豚保区的“江豚医院”也首次启用。

演练现场,利用模型模拟了江豚搁浅后的救援过程——接到求救电话后,救护船只立即出发,寻找到搁浅的江豚,将其运往专属的“江豚医院”——江豚救护基地。“保持皮肤湿润,喷淋清水时注意动物呼吸孔,防止呛到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张家路在船上不停发出指令,救护人员们不断给江豚喷水,并做了体表、呼吸道检查,对受创部位进行了处理。

救护人员将“搁浅江豚”转移到“江豚医院”后,对其观察护理,并采取舒缓肌肉等措施,再放入暂养网箱内进行治疗恢复。在暂养期间,“江豚医院”会有专人值守,为受伤江豚投喂喜食鱼类、用药治疗并补充营养。“通过演练,可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更能锻炼救护的队伍,完备设备设施,熟化救护的流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凯表示,希望今后,如果出现有长江江豚需要实施应急救护,能够迅速采取行动,采取科学处置措施,尽可能地提升应急救护的成功率,降低江豚意外死亡的风险。

据了解,最近一次的农业农村部组织的流域科考显示,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为1249头,比2017年增加23.4%,首次出现止跌回升。随着江豚数量增加、分布范围扩大,在人类活动和极端天气等叠加影响下,江豚救护需求也随之增加。作为受伤江豚的“急救医院”,江豚救护基地配备了暂养网箱、水质检测仪器、声学监测仪器、行为监测仪器、B超等设备以及相应的治疗药物,时刻做好救助准备。

“我们将利用保护区智能监控系统和长江江豚救护基地,建立科学的监测救护保护机制,借助人工巡护、岸基AI智能相机和5G自助巡检无人机,构建江豚救护保护立体网。”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王召根告诉记者,通过各种智能设备的监控,未来在豚保区内,一旦发现需要救护的江豚,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更好地保护好“微笑天使”长江江豚。(总台记者:杨伟东 监制:杨守华 图片来源: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

编辑:顾炀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