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物纪实,为您推出《岩罕陆:西双版纳丛林深处,25年精心守护大象的“网红”》,采制:总台军事记者张建动、鲁佳琳,播音:铖铖,宋波。

 

人物档案

岩罕陆,布朗族,云南景洪人,1975年8月出生,1994年12月入伍,曾在原武警云南森林总队保山大队服役3年,1997年12月退伍,现任云投集团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有限公司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组长。退役后,岩罕陆放弃留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投身野生亚洲象的保护事业,25年来默默坚守在原始丛林。工作中,岩罕陆发扬军人作风,不畏艰险,倾情奉献,每天徒步里程在10公里以上,先后7次参加亚洲象野外救护行动,用坚韧不屈的品质兑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誓言。近年来,岩罕陆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所在班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2022年,岩罕陆被评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作为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组长,岩罕陆和队员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在西双版纳地区150万亩的原始森林中追随野生亚洲象的活动,作出各类安全预警及数据观测,每天的徒步里程在10公里以上。自从退伍回到家乡,布朗族汉子岩罕陆已经在这片原始森林坚守了25个春秋。岩罕陆说,他的这份坚守,来自军旅生涯的磨砺。

岩罕陆:保护野生亚洲象是我的神圣使命。既然我选择做这一行,就要把它做好。我是退役军人,我会在这个岗位上努力坚守,做好自己的工作,不会半途而废。

从一头黑发到两鬓斑白,岩罕陆在野象谷坚守25年(杨鸿 摄)

岩罕陆中等个头,皮肤黝黑,淳朴的眼神里透着坚定和自信。1994年12月,19岁的岩罕陆怀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参军来到云南保山,成为原武警森林部队的一名战士。在部队,岩罕陆苦练军事技能,钻研专业技术,入伍第二年便被评为优秀士兵,喜报送到家乡山寨,淳朴的老父亲激动不已。

岩罕陆:我父亲默默地流泪,他为我感到高兴和自豪。这是我第一次在部队取得荣誉,我也很自豪、很开心,村寨里的乡亲们也为我感到高兴。

在军旅生涯中,岩罕陆最难忘的是冲上火场,执行灭火任务。每当附近森林发生火灾,岩罕陆和战友们都会冲锋到灭火一线,不顾个人安危,保护山林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岩罕陆:只要地方发生火灾,我们会第一时间去灭火。即使我们在睡觉,只要警报一响,我们就穿上衣服赶紧出发。有时候着急,会把鞋子穿颠倒,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会牢记武警森林官兵的任务和职责。

岩罕陆(左一)在部队时和战友合影(岩罕陆供图)

三年的军旅岁月,让岩罕陆懂得了保护自然生态的宝贵,也懂得了无私奉献的内涵。1997年12月,岩罕陆退伍后来到省会昆明谋求发展,但心里仍时常挂念自己的家乡。当得知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招聘护林员的信息后,他毫不犹豫返回家乡应聘。其实,岩罕陆从小就与野生亚洲象结缘,他的老家就在亚洲象保护区范围内。

岩罕陆:我小时候就见过大象,对野生动物比较熟悉。我的家以前就在野生象保护区里边,我们种的玉米、稻谷,野生大象经常过来吃。我们就种些芭蕉、玉米、甘蔗,把它吸引到周边吃。

应聘成功后,岩罕陆穿上那身洗得泛白的迷彩服,走上了护林员的岗位。初到野象谷景区,岩罕陆还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勤杂工作,但不管从事什么岗位,他都会做到工作勤恳踏实,兢兢业业。巡山时,岩罕陆会和同事一道钻进沟谷雨林,寻找野生亚洲象留下的痕迹,关注它们的生活状态。

岩罕陆:刚到野象谷景区工作时,我做过保安、餐厅服务员,退役军人不怕吃苦、不怕累,我啥都能干。在野象谷,每次下班之后巡山的时候,可以随时碰到野生亚洲象,游客也比较多,保护游客安全也是我们的职责。

岩罕陆和野生亚洲象在一起(岩罕陆供图)

亚洲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濒危物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州及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2005年6月,为了加大野生亚洲象的保护和宣传力度,野象谷景区成立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30岁的岩罕陆得知消息后,第一个报名加入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工作。在此之前,岩罕陆虽然与野生亚洲象很熟悉,但要想从专业角度保护和监测它们,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岩罕陆:当时没有人真正了解野生亚洲象,更没有相关的专业人员,我也从来没有学过保护野生亚洲象这方面的知识。后面靠我们多年的经验积累,慢慢地摸索,才不断完善了这项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岩罕陆和队员们除了长年累月要面对热带雨林中潮湿闷热的恶劣条件、蛇虫鼠蚁的叮咬外,还需要对野生亚洲象进行个体识别、图片视频资料采集、活动痕迹跟踪。稍有不慎,就会遇到野象的突然攻击,可以说是危机四伏,险情不断。

岩罕陆:因为它毕竟是野生的,有温柔的,也有脾气暴躁的,有的还会发怒,特别是“警卫象”。“警卫象”在整个家族里只有一头,如果你靠近它,它马上就会攻击你。它的警惕性非常高,就像警卫兵那样不停地“巡逻”,只要你靠近,它就发怒。

岩罕陆在工作中(岩罕陆供图)

有一年春节,野象谷景区内的一群野象突然朝着人群冲了过来,情况十分危急。为了保护游客的安全,岩罕陆不顾自身安危,冲上前将大象引开。同时,将游客迅速疏散到了高架桥,避免了一次重大安全事件的发生。工作如此危险,让他的家人倍感担心,曾不止一次地劝他换工作,但每次岩罕陆都毫不犹豫地拒绝。因为他觉得,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干工作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畏惧困难。

岩罕陆:我不想让人们说,岩罕陆这个人虽然当过兵,但连这点儿事情都坚持不下来。所以我选择默默奉献,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岩罕陆在巡山途中(岩罕陆供图)

就这样,在西双版纳这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里,岩罕陆和同事们日复一日从事着对亚洲象的观测、投喂、引导、保护等工作,常年与大山为伴,与象群同行,精心呵护着保护区里这些庞然大物健康成长。“小短鼻”“小缺耳朵”“大噜胞”……见到野象,岩罕陆几乎都能叫出它们家族的名字。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亚洲象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已经从原来的100多头增长到300多头。

岩罕陆:我们每天早上进山寻找亚洲象,根据脚印、粪便,去对它们进行个体识别。我们能推测出这一群象有多少头,以及是哪个家族的,然后会观测它们是否健康成长。

岩罕陆对大象粪便进行检测(岩罕陆供图)

每当谈起野生亚洲象,不善言辞的岩罕陆总能打开“话匣子”。从他说话的表情和言语中,人们能真切感受到岩罕陆对工作的热爱和对野生亚洲象的那份感情。2005年7月的一天,岩罕陆发现一头小象的腿部被猎夹夹住了,伤口已经溃烂。当晚,救护小组进驻野象谷对小象进行救助,对地形熟悉的岩罕陆担任营救小组主力。为了把小象与象群隔离开接受救治,岩罕陆和同事在丛林里费尽周折,想尽了一切办法。

岩罕陆:怎么办呢?或者用鞭炮、防暴枪驱赶它们,或者用食物吸引它们,边吸引、边驱赶。前后折腾了两三个小时,才把大象引开,麻醉师和大象医生才能进去救治那头小象。

岩罕陆对大象脚印进行检测记录(岩罕陆供图)

2020年3月,野生亚洲象的“断鼻家族”离开西双版纳走向北方。为了引导它们绕开城市,并对象群所经过地区的居民预警,45岁的岩罕陆被调到前方进行支援。当他和同伴们追踪到云南玉溪市时,一头大象突然向市区方向奔去。紧急关头,岩罕陆交替着用汉语、傣语呼喊大象的名字,最终大象按照他的提示调转了方向。岩罕陆说,虽然野生亚洲象有较强的破坏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们对维持森林的生态环境也能发挥一定作用。

岩罕陆:野生亚洲象走过的地方,确实会破坏一些草和小树,但这些草和小树后来可以在大象的粪便上发芽、长大。昆虫可以吃它们的粪便,小虫子也可以在里面做窝,有的还会长出蘑菇。它们留下的脚印,可以积存雨水,青蛙、蜻蜓可以到里面产卵繁殖。

野生亚洲象在水中嬉戏(岩罕陆供图)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25年来,岩罕陆风雨无阻,用坚守与热爱,为我国观测、保护和救助野生亚洲象工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为促进人象和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升中国保护亚洲象国际品牌影响力,作出了一名退役军人应有的贡献。

岩罕陆(后排右五)在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现场(岩罕陆供图)

因为观测保护小组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险性,这些年,这个岗位不断有人离开,又陆续有新人加入,但岩罕陆凭着军人的执着信念,依然无怨无悔,默默坚守在这片丛林,为野生亚洲象的观测保护奉献着青春和热血。

岩罕陆:保护好野生亚洲象,是我们的职责。我会继续坚守本职工作,并为保护亚洲象做好宣传,尽我所能,做好每天的工作。

本期《中国退役军人》专栏

作者: 张建动 鲁佳琳

责编:张建动

主编:杨 鸿

编辑:王子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