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记者 冯方)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试点已满一年。凭借覆盖面广、门槛低、个税优惠等特点,个人养老金制度一经落地就备受追捧,启动实施一年来,已吸引超过5000万人开立账户,相应的金融产品数量已扩容至700多个。

一年的试水期已经结束,个人养老金如何破局再出发?围绕优化产品投研能力、增强产品差异化设计、提高缴存额度等方面,业内专家多有建言,个人养老金用户也多有反馈和期待。步入新的一年,个人养老金优化路径有望进一步明晰。

开户规模平稳增长,可投资产品日渐丰富

2022年11月25日,人社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启动实施。不同于“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和“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需要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可根据个人意愿购买相关金融产品,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据中金公司预计,到2030年个人养老金或将迎来1-3万亿元增量资金。为角逐个人养老金万亿市场,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抢占先机,筹谋布局。

2022年11月18日,试点落地一周前,证监会公布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和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共有40家基金管理人旗下的129只基金入选。同日,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23家商业银行和11家理财公司名单出炉,共有10家理财公司合计发行50只养老理财产品。2022年11月20日,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单家银行试点规模不超过100亿元。2022年11月23日,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公布,共包括6家保险公司的7款产品。

在各大金融机构力推下,个人养老金试点甫一开闸,首月开户数就超过1700万。据人社部数据,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达到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达到142亿元。

2023年以来,个人养老金平稳有序开展,开户规模、产品数量持续扩容。据新华社报道,目前个人养老金开立账户人数已超过5000万人。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显示,目前已累计准入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达到753个,其中储蓄类产品465个,基金类产品162个,保险类产品107个,理财类产品19个。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央广网记者表示:“相对于我国人口基数而言,目前的开户数量进展不算太快。不过,在起步阶段,个人养老金整体上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产品也日渐丰富,为个人养老金试点进一步深入探索、取得更大的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采访中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助于健全个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加快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在增强居民尽早统筹考虑个人养老规划的意识、通过储蓄投资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试点以来,个人养老金制度稳步推进,但资金账户开立情况较为一般,应进一步提高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识,同时制度本身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开户热缴费冷”现象待解 需培育居民养老意识

在起步阶段交出较好答卷的同时,个人养老金“开户热缴费冷”等问题也逐渐浮现。以2022年底的数据为例,缴费人数占开户人数的比例为31.37%,人均2316元的缴费水平约为12000缴纳额度上限的五分之一,均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家头部金融机构人士向记者透露,其所在机构也存在缴费人数占开户人数比例较低的情况。“一方面,选择开户的参加人以拿开户奖励为主。另一方面,很多参加人的收入水平达不到10%的个人所得税率,缴费获得的个税优惠并不太划算。”上述人士表示。

董希淼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叫好不叫座’,主要与三方面因素有关:第一,与制度设计有关。目前税收递延和优惠政策的力度并不大,12000元的缴费上限对一部分群体而言缺乏吸引力。第二,与可投资产品偏少有关。目前的四大类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每个大类下的产品相对还是偏少,具体到某一家银行,投资者能够选择的产品更少。第三,与部分银行前期营销方式有关。商业银行普遍比较重视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工作,一段时间内纷纷通过赠送现金、赠送礼品等方式吸引投资者开户。而这些过度营销行为,往往吸引的是薅羊毛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对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的需求并不高。”

董希淼补充道,“开户热缴费冷”还与投资者了解程度不足、部分产品收益低于预期有关。“一方面,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刚刚开始,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进行投资期限超长,国内投资者比较陌生,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去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养老基金、理财产品出现负收益,低于投资者预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曾刚认为,上述现象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居民的养老意识还有待培养。他指出,个人养老金是一个强制储蓄的账户,封闭运行的制度设计是为了资金专门用于养老,对于中青年群体,缴费后可能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无法使用,这一特点可能很多人难以理解。居民对于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认识还有一个提升的过程,需要有关部门和机构持续宣传,以提高居民的接受度,改善“开户热缴费冷”的现状。

理财类产品均取得正回报 部分基金类产品收益欠佳

根据制度安排,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实行封闭运行,参加人满足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条件之一的,才可领取个人养老金。在制度设计上,个人养老金是一项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而在制度起步期,短期养老金产品的收益情况,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缴费积极性。

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显示,目前存续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面向个人养老金参加人销售以来均取得正回报,部分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超过4%。

与之相对的是,基金产品整体表现不佳。记者浏览多家国有银行个人养老金专区发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呈现跌多涨少的格局:成立以来下跌的产品数量多于上涨的,并且下跌的幅度整体大于上涨的幅度。以其中一家国有银行手机银行为例,其列示的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中,成立以来下跌的产品数明显多于上涨的产品数,跌幅最大的产品下跌超过18%,涨幅最大的产品上涨超过3%。

投资者杨冰(化名)告诉记者,她在试点落地之初就进行了开户缴费,主要考量是在享受个税优惠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的盈利,然而账户运行至今的情况与她的预期差距较大。“我原本的预期不算高,首先是持平货币基金,然后在行情好的时候再去做收益。”杨冰向记者展示了她购买的三只基金,目前均处于亏损状态:两只亏损超过12%,一只亏损将近2%。

曾刚指出,基金类和理财类产品的收益,主要跟市场表现有关,投资者可以淡化对短期收益的关注,更多地着眼于长期,账户长期封闭运行也是为了避免一赔钱就赎回的短期行为,从而获得长期超额收益。他建议,在产品设计方面,可以进行更多的创新,以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围绕个人养老金产品去提供康养、医疗等配套的养老服务。

对于个人养老金产品投资,董希淼表示:“目前,个人养老金可投资的产品包括养老基金、养老理财、特定养老储蓄和养老保险等四类。总体而言,居民应从自身养老需求出发,根据自身投资理财能力、风险偏好以及可投资资金等因素,做好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产品配置。一般来说,养老基金和养老理财具有一定风险,但收益可能更高,居民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特定养老储蓄受存款保险保护,风险极低;养老保险应重在考察其保障水平。一般来说,距离退休时间比较近的居民,建议选择更稳健的产品;距离退休时间比较远的居民,可以适当选择更多的基金和理财产品。此外,还应注意相关产品对投资年龄的要求。”

新阶段有哪些新期待?专家聚焦税收优惠、产品创新

记者注意到,对于缴费上限,部分业内专家和个人养老金投资者建议,可以进行适度提高,以更好地匹配不同收入水平的不同退税需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也曾明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情况等因素,人社部、财政部将对缴费上限适时调整。

进入新的一年,个人养老金有哪些方向可以优化调整?

董希淼表示:“财政税务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可以在税收优惠、产品准入等方面采取更多的支持政策。对个人养老金产品实施税收递延政策后,整体税率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对年收入6万元以下的人群,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如何享受税收优惠还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同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上限还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比如12000元的上限可以调整为24000元,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开立账户。”

董希淼还表示:“个人养老金账户实行封闭运作,目前支取条件较为严格。是否允许参加人在一些特殊情境下(如罹患大病等)提前支取,还可以进一步研究。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要推出更多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专属产品。特别是银行要引入更多的同业产品,让投资者有更多、更丰富的选择,提高投资者开户之后的投资意愿。”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一个重点是不断增加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需要围绕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投资的需求,创新丰富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在具体操作上,应瞄准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更追求安全稳健的特点,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增强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的稳健性,引导居民开展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他进一步指出,作为长期投资,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率高低,对养老资产实际积累规模的影响很大。这要求金融机构设计金融产品时,要兼顾稳健与收益双重属性,为个人养老金投资者创造价值,以提高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同时,面对不同客户群体需求差异,需要各类金融机构从投资期限、风险水平等方面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服务。

编辑:杨柳青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