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今年春节,海南旅游“离岛难”和“天价机票”成为热搜话题。海岛游“热辣滚烫”,但因客流量大,海南返程机票价格破万仍一票难求。机票为什么“涨得离谱”?“天价机票”背后的定价机制与合理边界是什么?旅客为离岛各显神通,“买车离岛”靠谱吗?因滞留无法返程和误工,怎么办?“无忧”海岛游,还有哪些多元“平替”方案?怎样让旅游资源合理调配,提升旅游者群体素养和“游商”?

 

“离岛难”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

虽然春节旅游,各地都会出现流向性返程难。2018年春节,受琼州海峡大雾天气影响,海南岛也曾出现上万辆车堵在岛内、航班大面积取消,游客返程难的景象。但这一次的“返程难”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问题被放大了,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供需运力的“缺口”被放大。海南岛旅游资源特殊,还有“离岛免税”等购物优势。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只能通过海运和空运进出。根据官方数据,今年春节,海南岛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0%。运力缺口,显而易见。

二是游客的“焦虑情绪”被放大。抛开价格不谈,巨大的客流量让海岛游和免税店的体验充斥着拥挤。有人发了免税店购物的视频,说心仪已久的商品,很快被抢购一空;再加上返程时拖家带口遇到“机票贵、离岛难”的问题,焦虑情绪大爆发。

“天价机票”背后的定价机制与合理边界是什么?

怎么看动辄万元的“天价机票”?对于机票价格,我国航司一直遵循“半管制”原则。无论是经济舱、公务舱还是头等舱,全价票的上限被定死,下限和折扣则根据供需由市场调节。

各大航司对机票业务的“收益管理”有各自复杂的算法和量化模型平衡。因此,所谓“天价票”主要是因为热门返程地的直飞航班中,经济舱和商务舱被抢空,以及折扣取消。“天价票”并非无解,有网友昨天(18日)上网搜索,返程北京的直达航班价格为10000元,但如果通过武汉转乘,价格则不到3000元。少花钱也可以,需要多动脑、早动手。

旅客离岛各显神通,“买车离岛”靠谱吗?

据说,有人为了离岛也“剑走偏锋”。有网友透露,一张机票一两万元,一家五口人的机票费用太昂贵,干脆买辆新车开回家;或是买辆二手车回去再卖,再不济,还多辆车。

对此,记者采访了旅游专家。专家认为,方案不太靠谱——(1)买车不是一手钱一手货,要过户上牌,所费时间成本并不少,在北京、上海等限行限购城市,外地车牌很麻烦;(2)车辆离岛要走“渡轮”,车主给车买“船票”也是难题。尤其是新能源车的“船票”,属于“危化品”渠道,更是一票难求。所以,与其动“歪脑筋”,不如下次提前把返程票买好。

“支招”离岛方案,误工怎么办?

对于被“困”岛上,且面临误工和经济损失的游客,该怎么办呢?以下有几个建议。

1.有人用“换班”或“申请年假”的方式争取时间,索性“既来之、则安之”;

2.也有人向公司主张,“被困岛内”属于不可抗力。但需要提醒,不可抗力在法律上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通俗地讲:

(1)事件不可提前预知;

(2)所持物质条件,不足以克服;

(3)符合前两项条件,且必然导致损失结果。

所以,在旅游场景中——除非极端天气或突发大事故,因为“游客多没买到票”通常不算“不可抗力”,要面临“误工风险”,自行承担责任。但还有一类情况,是因旅游合同纠纷导致误工或经济损失,如旅行社改变合同导致行程延误,或没有按约定提前购买返程票,导致的误工和经济损失,消费者可以向旅游合同的签订主体,索要赔偿。

“无忧”海岛游,还有哪些多元“平替”方案

这两年,“海岛游”持续火热。很多旅游达人建议,为了“降本增效”,游客们也不妨考虑一些“平替”方案。总体满足三个原则:(1)目的地气候温暖湿润;(2)有特色旅游资源;(3)交通相对便利并具有高性价比。按此标准,广西北海、广东湛江、汕头南澳岛等地旅游,逐年升温,受到旅游者的青睐。

合理调配旅游资源,提升旅游者群体的“游商”

去年以来,国内旅游产业迎来了人气复苏。另一方面,旅游产业也时常出现“冷热不均”的问题。有时,某地“一夜成名”成为网红旅游点,被全国游客踏破门槛;但喧嚣过后,又变得冷清。

怎样让优质旅游资源更科学、合理地分配?怎样提升消费者的旅游素养和“游商”呢?这是全面、复杂的问题。总体上,有几点建议:

一是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二是优化引导消费者合理安排旅游和出行方向,比如提供定制化服务,推广体验式旅游;三是提升消费者的旅游素养,尤其是旅游知识、风险意识、出行决策能力和旅游产品辨识能力等;

从更长远看,还要利用现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旅游服务体系的感知能力、调度能力。去年,记者曾经考察过智能货运平台的经验案例,很有启发。

十年前,货运司机接单要到周边三五公里的货运站“抄小黑板”,运单是“碰到什么拉什么、哪单钱多拉哪单”。但如今,数字化货运平台的大数据感知能力,可以实时提供多维度动态地图,包括:

(1)订单空间分布,像网约车平台一样,一目了然;(2)水果农产品、工业用品等不同品类的运单热力图、价格周期图;同时,还有关于产业带分布特点、周期的讲解内容,帮助司机提升专业素养,选择适合自己且长期稳定的业务。

还有餐饮平台,在“黑珍珠”“米其林”等高端餐饮外,近年来持续发力“土味地图”“城市美食”品类的榜单和线下活动。让餐饮消费既能“顶天”,也能“贴地”;也让一些小城市因美食引爆文旅消费。

这些都是重塑行业资源、激发消费潜力的有益尝试。也希望旅游平台和文旅部门,通过技术提升感知能力,建立良性、充足的反馈机制,提高更多旅客的“游商”,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新活力。

(作者:经济之声评论员、商业文化节目《远见》制作人 王思远)

编辑:杜文卓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