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5日消息(记者夏青)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立春到、万物生,送给农民群众的新年政策“大礼包”——一号文件,也随之而来。今年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千万工程”经验到底学什么?怎么学?4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详细解读。

 

“千万工程”是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不过,各地情况不同,学“千万工程”经验到底学什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表示,重在学习运用蕴含其中的理念方法。浙江推进“千万工程”经历了不同阶段,不同的市县也有不同的基础和条件,但贯穿其中的理念和方法是相通的。

韩文秀介绍:“比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农民群众期盼中找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和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不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

而在怎么学这个问题上,韩文秀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能照猫画虎,不能脱离实际搞“一刀切”。

韩文秀表示:“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找准抓什么,明确怎么抓,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创造性开展工作。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乡村振兴的阶段性成果,让农民群众有更加充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目的是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千万工程”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以产业为基础。

近年来,各地发展乡村产业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但主体不强、链条短,带动能力弱、同质化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如何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祝卫东表示,要围绕“土特产”做文章,同时,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

祝卫东介绍:“突出地方特色。我国地域差异大,各地物产丰富,围绕‘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要用现代经营理念、标准、方式把‘土’味优势彰显出来,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加快把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注重产业融合。今年春节许多地方的乡村民宿预订火爆,已经成为节假日消费的新亮点。要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于接下来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祝卫东说,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乡村建设要突出为农民而建,重在可持续。个别地方在乡村建设中出现搞花架子、劳民伤财,搞‘一刀切’、强迫命令的现象,要坚决予以整治。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不要急于求成,不能超越发展阶段盲目举债搞建设。”

编辑:丁骁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