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2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最近,有消费者反映,为购买一款爱马仕包袋,她按照店员提出的要求先购买了140多万元的该品牌商品,但仍然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包袋。虽然爱马仕官方曾公开表示没有“配货”的说法,但据记者调查,这种销售行为一直存在。这样的销售“潜规则”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顶级奢侈品的“配货潜规则”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被禁止?

 

浙江宁波的消费者杜女士向媒体反映,她本想在当地爱马仕门店购买一款包袋,但店员表示,想要买包,就得先“配货”。所谓“配货”就是爱马仕没有公开的一个“潜规则”,顾客想买一款经典包,必须先购买一定金额的其他商品。为此,杜女士花了140多万元购买了包括项链、杯子、碟子、衣服、腰带等在内的若干爱马仕品牌商品,但店员还是声称“无货”,拒绝卖给她想要的包款。

杜女士说:“‘配货’大概配了140多万元,包括衣服、珠宝、鞋子之类的东西。配完货以后,店经理却说,我就不给你包,你能拿我怎么样?”

爱马仕中国方面曾表示,公司没有这样的规定,也没有“配货”的说法,包款只要有库存、没被预定、不是陈列品,就会卖给顾客。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爱马仕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均声称没有“配货”的说法。“我们门店所有的商品,都是没有您提及的‘配货’的说法的,只要在门店有可售库存,您都是可以直接购买的。”客服表示。

然而,记者询问了几位购买过爱马仕包袋的消费者,他们均表示,想要在爱马仕专柜购买热门款式,都需要购买一定数额的其他商品。比如,爱马仕铂金包售价9万多元,买10万元其他商品相当于1:1“配货”,而对于一些热门商品,“配货”的比例则会达到1:1.5。消费者张女士告诉记者:“根据包的款式和颜色,有不同比例的‘配货’,一般最少是1:1.5,有的包款比较难买到,要么成为VIP,要么配更多的货。”

消费者杨女士表示,有的爱马仕店员做法比较隐晦,不会亲口说出“配货”两个字,但会暗示消费者多买其他商品。看起来完全不强制,但如果没有买够一定额度的商品,对方都会以无货为由拒绝消费者购买心仪的包袋。

同时,爱马仕的老客户陈先生向记者坦言,一些店员在交流中并不忌讳“配货”二字,还会为他做一些“配货”安排。而要求购买的这些“配货”商品,通常都不是热销款,而是一些冷门商品或者“边角料”,比如皮带、鞋子、发卡,甚至鸡毛掸子、扑克牌、狗窝等。

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发现,很多帖子都和爱马仕“配货”有关,诸如爱马仕“配货”攻略、“配货”红黑榜、“配货”开箱等等。一位消费者还写道:“不配是不可能的,碰得上一个好店员已经很幸运了。”

爱马仕官方对外声称买包不需要“配货”,但“配货”现象却仍然存在。这是否可以界定为一种捆绑销售行为?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说:“我们主要是从行为来判断一件事,我们看到是有初步的证据证明相关的经营者在不同的门店,不同的其工作人员,采取了不正当的搭售商品的行为,无论是相关的经营者口头如何宣传的,或者是口头如何正面表达的,我们都依然可以推测出其实质上是口是心非,事实上造成了消费者实质性的损害,这种行为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胡钢认为,这样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有权向执法机关投诉,并要求经营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文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选择权,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购买商品的种类,而不是任由经营者人为设定不合理的、必须捆绑进行销售的情况。经营者采取捆绑销售的模式,违背了消费者的本身消费意愿,消费者有权加以拒绝,并且要求经营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包括惩罚性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消费者也有权向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投诉,要求行政机关对其进行相应的行政检查、行政检查调查,甚至是行政处罚。”胡钢说。

近年来,所谓“顶级奢侈品”爱马仕店大欺客、“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捆绑销售行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识破。爱马仕集团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亚洲市场的销售额是33.65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5.6%,较第二季度增速有所放缓。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认为,未来,随着中国消费者的日益成熟,品牌如果想在中国市场有长远发展,就要尊重中国的消费者,从而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共赢。

白明表示:“消费者也有不同的情况,有的是不得不这样选择,也有的是通过这种选择,体现出他在消费上的区隔性,他认为自己是比较‘高大上’,把自己和普通消费者区隔开来。但是总体上来看,这种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我们一直反对这样做,而且也有很多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一定要发挥作用,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执法。”

编辑:简薇如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