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2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由工信部与湖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11月19日到21日在武汉举行。从本届大会的论坛会议和展览展示看,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得怎么样?工业互联网用得好不好?经济之声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观察《5G在工厂》,本期推出:生产线上的“5G+工业互联网”能玩出什么花样?

 

在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冶南方的展台前,大屏幕上,火红的钢坯从连铸机里源源不断地出来,还冒着热气,看起来像是生产线的监控画面。实际这些画面是生产线的数字孪生,是企业通过5G+工业互联网打造的炼钢连铸管控一体化平台。

工作人员介绍:“你看到的这个设备与现场的设备不光长得一样,它们的状态都是实时相连的。不仅达到了1:1还原,它甚至能够预测这个设备未来的健康状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通过我们的连铸机理模型,它还能够为下一次的生产提供更优化的指导。”

数字孪生技术展示(记者吕红桥 摄)

近年来,数字孪生成为5G+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热点领域。这项技术在本届大会上也集中亮相,一个个虚拟的场景为企业解决了不少现实问题。除了数字孪生技术用得“炉火纯青”,从大会的展览展示还能看出,今年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追求5G+工业互联网的全方位赋能。

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也是在去年10月份获批了我们国家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5G专网频率的使用许可证。”

获得全国第一张5G专网频率许可的中国商飞,建成了国内第一个5G全连接工厂,打造的全连接车间和产线多达11个,海量生产要素实现数据在线和万物互联。中国商飞总经理周新民在大会上透露,围绕大飞机研制的全生命周期,中国商飞开发了451项5G赋能场景。

周新民介绍:“在质量安全方面,我们运用5G+机器视觉开展了40项场景,例如工厂天眼安全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天候的安全监测和预警。运用5G+智慧测量开展了24项场景,例如包括钣金零件的自动化检测,使测量耗时降低了60%以上。在技术创新和科研方面,运用5G机器人开展了15项场景,例如飞机大部件柔性检测产线使产线部署成本和时间均降低了60%。”

5G+工业互联网还会有什么新花样?不少人想到了今年火起来的大模型人工智能。那么,把大模型“搬上”生产线是否现实?这也是本届大会上专家讨论的一大热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预计,未来可以用大模型生成工业APP,丰富工业互联网的软件生态。

邬贺铨表示:“利用人工智能还可以网上形成更多工业APP。用云化的方式,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就可以个性化设计这些APP软件。我们认为AI本身具有很好的人机对话能力,那么将来我们生成APP的时候,甚至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通过语言的方式来构建企业所需的APP。”

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表示,大模型都是通过海量样本学习,给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案,主要体现的是文本处理能力,而解决工业领域的问题则更多需要对机理的理解。

“工业上的问题,有很多是机理,比如我们做有色冶金,它有物理化学反应过程,不能违背机理。所以我们工业上的大模型不是简单文本处理。更重要的是,工业用它来优化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跟机理融合起来。怎么跟机理融合起来,我觉得现在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桂卫华说。

也就是说,大模型可以轻松记住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但是却不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化学反应。桂卫华认为,如果要把大模型用在工业领域,需要专门打造行业大模型。

桂卫华表示:“解决工业问题,是基于现在的这些文本大模型,然后再结合行业的问题,还是怎么做,我觉得都是一种探索。按我个人的看法,还是从实际出发。我做大模型的话,专门针对行业去考虑问题,我不会考虑通用大模型,我就考虑行业,就解决行业的问题,问题牵引我觉得还是非常重要。”

编辑:高杨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