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6日消息(记者吕红桥)系列报道《走一线 看经济——生物医药产业调研行》今天推出:“千差万别”的领域如何协同发展?

 

“这个是广西那边的桑枝条,我们收过来之后,解决了他们的秸秆问题。”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北京五和博澳药业公司企业发展部总监蒋玲敏向记者展示了一种自主研发的药品。它的原材料是桑树的枝条,来自千里之外的广西。这让记者不免产生疑问,既然原材料产地那么远,企业就近生产,为什么还要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内落户?蒋玲敏解释,这是因为北京的研发力量集中,在这里落户可以实现协同创新,协同发展。“我们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专家请到企业,带着团队,带着实验室的设备,整体入驻到我们5楼的一个产权共建实验室里。科研人员、专家的博士硕士都在这边做科研,企业给他们提供免费的场所,水电都是免费的,同时我们还提供免费食宿。在这里,科研人员可以安心去做实验。”

然而,北京的医药研发力量更多集中在北部,位于北京南部大兴区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什么能聚集众多医药企业?这要得益于这里的另一个优势,那就是制造优势。

基地内企业的研发实验室(记者吕红桥摄)

在基地内的北京三元基因药业公司,一条生产线正在制造滴眼液。这些产品其实并不属于企业自身,而是他们从别的医药企业承接过来的生产需求。公司副总经理张宾说,这叫医药代工。“我们的生产线现在就可以承接区内一些(产能需求)。他有技术,等小试、中试、放大完了之后,需要上产能了,就不用出这个园区了,我们自己就可以把他的产能给承接过来,他也不用再往什么更远的地方去跑了,这是一个好处。”

医药代工在医疗器械领域很常见。有时候,外科医生的一个想法、科研机构的一项研究、高校教师的一个实验,就可能诞生一种很实用的医疗器械。但是,想法再好,也要做出产品才有价值,而这恰好是大兴的优势。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服务科科长张思远说:“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产品开发和样机制作。样机制作就把他们这个想法能够做成一个模型样机,最后注册、检测,然后再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注册上市。我们的医疗器械产业园已经有90多家落地的企业。”

支架等产品模型(记者吕红桥摄)

生物医药领域千差万别,有的企业专注于某一种新药研究长达几十年,有的企业只做单一的医疗器械,看起来关联度并不大。把这些企业聚集起来,除了要有强大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还要打造产业链,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生态。百奥赛图(北京)医药科技公司主要提供实验小鼠等模式动物和抗体分子,这两类产品可以解决周围不少企业的配套问题。公司经理张子梦说:“不同的公司聚集在一个园区,大家比较容易合作,比如说像我们也是一个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我们在北京也有很多客户,包括我们这些抗体分子也是有很多企业非常感兴趣,我们的产品能加速他们的创新,所以我觉得这点也是非常好的。”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海涛还透露:“园区的实验动物这块,从小鼠、猪、狗、猴这些模式动物我们能占到全国的50%以上。不光能满足这个园区所有企业的需求、研发上的需求,现在还能供全市的各大科研院所,包括学校的使用,我们把它当成了一个基础设施。”

此外,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还入驻了中检院、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等12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报批、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张思远说:“我们的创新生态,就是园区的融合发展,就是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的融合。尤其像生命健康领域,不单单是有中间的制造环节,还得有上游的科技,还有下游的金融+服务。所以我们就提出了医药+科技+金融+服务的两业融合的发展模式。”

编辑:郭雨密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