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1日消息(记者焦浩)《2023“双十一”特别报道》本期推出——专家解读:“直降满减”“补贴加码”,平台大促为何主打“低价”?

 

今年“双十一”,除了传统的跨店满减、品类红包、购物金等玩法,各平台更加强调直接补贴和直降等更“原始”的营销策略。例如天猫宣布,今年平台在满300减50基础上,第一次大规模推出官方直降,8000多万热销商品实现全年最低价。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上线并持续加码百亿补贴频道,通过“单件立减”“天天折扣”等活动,为消费者提供补贴福利。

以“全网最低价”为核心目标,今年“双十一”,平台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认为,促使今年电商平台改变营销策略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陈端表示:“一方面是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型电商势力主打极致性价比,而且市场份额持续扩张,改变了电商竞争的整体格局;另一方面,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愿意为一些华而不实的或者是短期内不需要的商品买单,所以就倒逼供给侧的一些策略改变。”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分析,电商领域竞争的核心焦点一直就是高性价比。特别是在大促期间,价格因素永远是最能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的动力源。电商不玩套路,减少游戏等各种引流玩法,通过加大直接补贴的方式可以让消费者更快下单交易。

盘和林说:“过去很多套路,是想要给消费者分层。不愿意计较价格的,多赚消费者一点钱,愿意计较价格的,让消费者以时间来换优惠。平台的思路是尽可能久地占用消费者时间,这是近几年互联网的新思路。但今年电商不套路,是发现这种通过消耗消费者时间的做法毫无意义。”

近年来,各电商平台每逢时间节点都会推出相应的促销活动。业内人士指出,电商促销常态化,一定程度上会让消费者对“双十一”大促的关注度和新鲜感下降。但“双十一”作为电商平台最大的购物节,在促消费方面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说:“一方面,‘双十一’作为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流量,为电商平台带来了巨大的交易额;另一方面,‘双十一’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带动一定范围内的消费热潮,对于促消费具有积极意义。电商平台选择血拼低价、简约玩法,确实反映了消费市场的趋势。现在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性价比和品质,更加倾向于通过简单直接的价格比较,来选择最具性价比的商品。同时消费者对于购物的便利性和透明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商平台简化促销玩法,是在顺应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购物体验的便利性。”

编辑:苏晓静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