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记者卢海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10月9日发文表示,农村中小银行网点多、分布广,是离农民最近的金融机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监管理念,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主动适应农业农村产业变化,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提升金融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质效。

农村中小银行要在哪些方面持续补齐“三农”金融服务短板?又该如何提升金融服务的针对性与适配性?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何婧。

何婧介绍,农村中小银行熟悉当地情况,机构在乡镇遍布广泛,能发挥地缘、人缘等软性优势开展业务,是金融支农支小的主力军,同时其在“三农”金融服务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当前,乡村旅游、农村康养、涉农电商等各类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渐成趋势,它们的融资需求也与日俱增。何婧认为,农村中小银行过去以服务小农户为主,如今亟需转变思路,开发更多与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相匹配的产品与服务。例如,可以考虑供应链金融等模式,在保障金融服务可得性的基础上向融资的可满足性转变。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乡村发展程度不同,一些偏远地区提供诸如“马背银行”等流动金融服务;而东部地区手机银行等线上金融服务已经推广开来。何婧建议,农村中小银行要因地制宜开发金融产品,也要立足属地业务特点进行金融科技投入,持续创新。比如,一方面可以通过科技赋能提高其内部的管理和运营水平,推动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要发挥地方优势,在对接地方各类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持续打造特色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

在银行运营层面,何婧表示,从不良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来看,一些农村中小银行还存在经营风险,亟需增强自身稳健发展能力。另外,与国有大行相比,农村中小银行揽储能力相对较弱,吸引储户不能仅靠高利率,还应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编辑:赵亚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