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 总台经济之声《共同富裕中国行》记者纪春、秉文、唐明、唐婧、晓勇走进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行走在延长县的山塬上,目光所及之处是连片的苹果园,一颗颗大苹果挂满枝头,果香弥漫。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里将进入全面收获的时节。

 

在这连片的果园中,有一处果园很特别,这里的每棵苹果树都有一位“认养主人”,树上挂着的名牌上写着主人的姓名和对于乡村发展的美好寄语。这处占地6.22亩的“认养果园”是延长县“认养农业”的一个示范项目。

总台经济之声《共同富裕中国行》记者走进延长认养果园

认养果园的运营企业负责人王柏臻告诉记者,根据果树产量的不同,认养人每年花费300至600元不等,就可以借助手机远程认养一棵苹果树,通过网络直播观测果树长势,体验远程种植的乐趣。最终,收获的苹果会在筛选后装箱快递到家。“通过延长认养小程序给客户提供苹果树认养。通过果园里边的直播摄像头,认养客户就能够随时随地观看认养的果树。此外,VR全景会对延长县的红色旅游文化、地域地貌进行全景展示。今年前半年,果园660棵苹果树就已经全被认养完了。”王柏臻说。

认养果树上的名牌

这个“认养果园”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农业管理设施“大显身手”。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曹越介绍,在中国证监会、中金所的支持援建下,九要素气象监测、物联传感、大数据、农事生产管理系统等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在“认养果园”构建完善,“认养果园”里的果农有了更加“智慧化”的生产手段。曹越说:“我们在这里打造了一个可视化、可追溯的认养农业平台,既满足市场对体验农业、绿色食品的需要,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果树认养模式让当地的苹果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精细化的种植管理,也实现了由“产供销”到“销供产”的转变。

在这处“认养果园”里,还藏着一份果农增收的“账本”。延长县管村党支部书记吕旭给记者算了第一笔果农的“增收账”:运营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承包当地果农的果园,果农即使不参与种植也可以获得每亩地四到五千元的收入。吕旭说:“原来这块地,果农个人种植每年每亩地收入在3000元。土地流转了以后,一亩地果农可以获得4500元收入。如果果农选择在果园务工,一年下来,一亩地还能再收入2000元。整体上增加了果农的收入。”

总台经济之声《共同富裕中国行》记者在果园采访拍摄

王柏臻给记者算了第二笔“增收账”:其他果农可以通过“托管包销”模式,按照“认养果园”的标准,种植和管理自家果树,产出的苹果由运营企业统一回购。回购价格不但高于市场收购价,果农还可以拿到“分红”。王柏臻说:“去年,我们的回购价格是每斤4.5元,比其他渠道高7毛钱左右。我们卖完苹果之后,会按照这些果农卖给我们的苹果交易量,再给果农分红。”

王柏臻还给记者算了果农的第三笔“增收账”:去年,运营企业和当地合作社根据苹果“订单收购+期货”项目实施方案,通过期货公司开展场外期权交易。运营企业为认养体系中的48户农户返还套期保值资金2万多元。合作社则为38户认养体系农户返还套期保值资金4万多元。这主要得益于中金所牵线搭桥12家期货公司,投入近300万元,在延长县6个苹果主产区实施的“订单收购+期货”专业帮扶项目。王柏臻说:“在这个体系下,果农的苹果不但能保证卖个好价格,卖完之后还可以获得公司和合作社的股权分红、交易量分红,以及项目返利分红。通过这种运作模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总台经济之声《共同富裕中国行》采访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扫描下方央视财经客户端、央广网、云听二维码,了解各地的发展亮点、生动的共富故事。

编辑:曹宇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