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总台记者羚瑞)总台经济之声《共同富裕中国行》记者日前走进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李家店村农家畈湾。农家畈湾曾是一个人少、地荒、没产业的小村湾,近两年通过发展农文旅项目,盘活了当地的闲置土地、房屋,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带动了周边村落的发展。而这背后得益于“国企联村”模式。

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李家店村农家畈湾

国企+片区,盘活资源更高效

农家畈湾是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李家店村下属的自然村湾,这里有山、有湖、有良田,但过去一直没能发展起来。

村民王江涛说:“以前村湾的房子都是闲置房,没人住。有的房子都闲置20年了。土地也种得很少,大家都是种的口粮。”

种田不挣钱,村湾里又没产业,所以留不住人。整个农家畈湾900多亩土地和40多栋房屋闲置了一半。2021年,武汉市启动“国企联村”行动,市属国企武汉文旅集团与江夏区五里界街童周岭片区结对共建,打造农文旅项目“林语未来村”,项目投资6100万元,一期工程选址就落户在了李家店村农家畈湾。

王江涛说:“一是国企在资金上面有保证;二是政府会很支持。国企投资力度也大一点。”

农家畈湾村民王江涛如今在村湾里经营一家小饭馆

项目落地后,农家畈湾村民和村集体手里闲置的28栋房屋和300多亩土地,全部打包租赁、流转给了武汉文旅集团。土地流转,按标准每亩每年700元。房屋按照每平方米70元租赁,租期20年。武汉文旅集团“林语未来村”项目负责人杨爱萍说,当地村民都很支持项目建设,有一个很大原因就是超长的房屋租赁期让大家心里踏实。

杨爱萍说:“村民也期盼这个事情能从头到尾一直做好,而不是今天给我一个惊喜,明天再给我一盆凉水。就是这个工作有持续性的保障。”

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企业经营期限也有保证。通过两年时间的规划建设,农家畈湾曾经闲置的土地变成了如今的景观稻田、智慧农场,闲置房屋也被改建成了高端民宿。

农家畈湾“林语未来村”项目高端露营基地

而农文旅项目落地,受益的不止李家店村农家畈湾。在这个“国企联村”项目中,与武汉文旅集团结对共建的江夏区五里界街童周岭片区包括李家店村、群益村、童周岭村和孙家店村。在武汉童语欣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荣看来,四村连片规划,的确可以互相借力。

胡荣说:“我们在李家店村农家畈湾打造的‘林语未来村’是一个高端的乡村度假目的地。我们以点带面辐射了另外三个村。另外三个村子的资源优势也非常突出,梁子湖大道连通了孙家店村和童周岭村的赏花大道,一年四季都有花海。然后另外一条就是我们连通了群益村和童周岭村的果林大道,一年四季都有果可摘。这些丰富的物产,我们文旅集团也会结合自身的企业优势,帮助村民和企业销售农特产品。”

武汉市江夏区童周岭片区农文旅资源示意图

今年以来,武汉文旅集团通过收购当地农产品再销售,已经实现60多万元的销售额。通过旅游产品设计,他们也将片区内四个村庄的农文旅资源串联了起来。武汉文旅集团“林语未来村”项目负责人杨爱萍说:“一个国企去对接一个片区是非常有必要的,包括我们现在收到的反馈信息就是,很多不在这个片区的一些村湾,他们很希望也能够有一个国企来跟他们一起来共建。如果说一个国企只对接一个村的话,覆盖面太小了。就像一个火车头它有很大的马力,后面只附一个很小的载量的话,是一个资源浪费。”

当地农特产品

政府当“红娘”,促成村、企双向奔赴

在“国企联村”模式中,多个村子成立联合党委抱团发展的思路打破了行政区划壁垒,使得片区内的资源要素串珠成线,实现协同发展。在武汉市江夏区,目前已经有14个国有企业结对了21个片区党委。武汉市江夏区委两新工委副书记辛庆,主要职责是服务人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工作。2021年以来,他一直负责对接“国企联村”项目的推进工作。这些联合片区是如何划定的?总体推行效果如何?政府在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针对这些问题,《共同富裕中国行》记者采访了辛庆。

武汉市江夏区委两新工委副书记辛庆

记者:“‘国企联村’并不是一个村子对接一个企业,而是以片区形式结对国有企业。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辛庆:“我们考虑到有些村子可能更有资源禀赋,有些村子可能在交通上更加便利。但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村子相对而言并不多。所以我们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习俗相同这几个要素,把一些村子整合到一起成立片区党委。这样,有一个共同的机构来对接国企,相对不会太零散,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记者:“目前看成效怎么样?”

辛庆:“在江夏区,我们初步核实了一下,目前国有企业结对的21个片区党委所辖的村党组织和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平均都是迈入了20万元以上。我们估算,按这种模式发展下去,到2025年相关村党组织和村集体收入应该都可以达到50万元以上。”

记者:“乡村建设投入不小,回报周期也比较长,国有企业也需要追求一定的企业效益,如何来保证国有企业运营项目的可持续性?”

辛庆:“我们一直在建议,也是要求国有企业和片区党委共同出资。这个‘资’,我们从两个维度来了解:一是资金;二是资源。成立运营公司或者合作社,相当于两方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才可以达到双方共赢。并不是说由国企一味投入资金,片区党委或村集体‘躺赢’。所以我们在机制和模式的设计上就杜绝这种情况。第二,从市场效益来讲,我们在研判一个项目的时候,会经过多方研究后才正式投入,尽量规避亏损、效益不达预期的情况出现。”

记者:“如果国企半途而废怎么办?”

辛庆:“目前来看,第一,我觉得不大可能。因为国企还是有自己的责任担当和社会担当。第二,我相信通过前期推行的这些好的点位和好的经验,国企应该都是看到了希望,也觉得继续推下去肯定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记者:“政府可以提供哪些政策支持、哪些政务服务?”

辛庆:“2021年我们刚启动1.0版本的时候,结对双方需要注册成立一些运营公司或者合作社。我们就会同市民之家的审批注册窗口,开通绿色渠道、绿色窗口,针对国有企业的运营章程提出我们的一些专业意见,并与国有企业进行沟通,用最快的时间成立运营公司。”

记者:“在‘国企联村’模式下,村子和企业高度捆绑。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辛庆:“在启动之初,我们说了这样一个定位:我们好比是‘红娘’。国企与片区结对好比一段姻缘。我们政府做一个推介,做组织员和推介员,把国有企业最具竞争力的一面和结对片区最具资源禀赋的一面,让双方都拿出来,再进行接洽。当双方遇到一些阻碍的时候,我们这个‘红娘’又会出来协调,有什么问题我们来帮助解决,力争促成这段姻缘,实现美好的结果。”

总台经济之声《共同富裕中国行》采访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扫描下方央视财经客户端、央广网、云听二维码,了解各地的发展亮点、生动的共富故事。

编辑:顾涵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