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8日消息(总台记者吕红桥、韩志峰)总台经济之声《共同富裕中国行》聚焦“乡村运营师”实践样本,推出系列述评。今天的话题是:乡村运营要放手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在杭州临安区的整村运营模式中,乡村运营师享有高度自主权,从产品包装,到产业定位,再到业态布局很大程度上都能自己说了算。也就是说,在乡村振兴这块“画板”上,运营师可以挥毫泼墨、自如挥洒。高度自主权从何而来?临安区文旅局副局长陈伟宏说,这是因为当地政府部门和乡村运营师已经“约法三章”。

陈伟宏说:“在产业方面,提供一些产品,打造一些业态,完全是运营商自由发挥,我们不会干涉。而且我们也在运营的协议里面写明,村委会也不得干涉,不得干涉运营商要做什么,具体要干什么。”

经过乡村运营师运营,杭州临安区石门村的老房子变了样

乡村运营要放手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在市场竞争中亮出自己的真本事。所谓真本事,首先是赋值能力,就是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陈伟宏说:“运营商为什么能够在村庄实现盈利?首先,运营商是高人一筹的专业团队。普通老百姓把一麻袋番薯可能就简单地挖出来,放到市场去贱卖掉。作为运营商来讲,一个番薯他可能就把它卖出了一袋番薯的价格。”

当然“把一个番薯卖出一袋番薯价格”只是一个比喻,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不是虚报价格、虚假宣传,而是通过创新种植、加工、营销方式,全方位提升产品品质和知名度。临安龙门秘境景区在高山上种植了几百亩菊花,围绕这些菊花,乡村运营师娄敏引入了脱水烘干加工技术,制作了菊花礼盒,打造了品牌形象,还定期举办菊花文化节。

娄敏说:“我们的菊花现在已经是一个品牌了,(附近)其他地方要做乡村伴手礼的话,基本上是(用我们的)蜜酱和菊花,它是搭配着在送的。”

经过娄敏的运作,村里的菊花从按斤卖变成了按朵卖,价值大幅提升。陈伟宏用这个案例,总结了乡村运营师的必备素养。

陈伟宏说:“我们讲运营,重在运营师在策划、在文创、在营销、在宣传造势这些方面的巧妙运作能力,放大乡村价值的能力。”

乡村运营师把水上直播业态引入杭州临安区白牛村

乡村运营还要打造乡村产业,有“平地起高楼”的能力。放眼全国,不少村庄是既没有旅游资源,也没有旅游业态和旅游景区的“三无村”。这样的村庄怎么发展产业?浙江另一位乡村运营师陈卓出奇制胜,把星空作为资源,结合星星元素建设了文化艺术交流馆、书屋、茶室、露营地,每年吸引近3万名游客来“看星星”,形成了稳定的旅游业态。这种“无中生有”的能力,让陈卓成了当地村民眼中的“神笔马良”。

乡村发展仅仅靠打造一个产业远远不够。在临安,乡村运营师还要融会贯通,打造产业生态。陈伟宏说:“比如我们引进了一个民宿,运营商可能就会考虑通过民宿这个产品,把民宿的客人导入采摘业态上面,或者研学游或者乡村的其它体验上面,使得我们这些产品之间都形成一个关联、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是运营师要去做的。”

在杭州临安区,多地乡村运营师引入了户外露营业态

此外,乡村运营还要有吸引投资的能力。在临安区,乡村运营师很多是带资入场,自己本来就是投资商。但是政府并不鼓励运营师上重资产、搞大投资,原因很简单——如果运营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项目上,哪里还有精力搞整村运营?同时,让乡村运营师对外招商,还能搭建新的盈利模式,分散经营风险。陈伟宏认为这是“一石二鸟”。

陈伟宏说:“乡村运营师还通过招引投资商,把村庄运营起来,打造起来。只有各类投资商进来了,我们的村庄才会实现产业的发展。原来可能我们是单一引进一两个投资商,这样风险都会加大。现在我们把风险分散到各类小而美的投资商的身上,风险就减少了。”

总台经济之声《共同富裕中国行》采访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扫描下方央视财经客户端、央广网、云听二维码,了解各地的发展亮点、生动的共富故事。

编辑:王羽晨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