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赵巍)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特别策划《健身市场新观察》报道,清晨7点,位于北京北五环附近的国家网球中心南区停车场就已停满了车。尽管这里场地费不低,室内室外加起来有近50片场地,可在暑期仍然经常“一场难求”。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的每个时段,场地都早早地被预订一空。来这里打球的近一半都是青少年,一位家长说:“我们家孩子每周都会来这里训练两到三次,每次来,这么多场地大部分都是小孩在训练。这里有很多网球俱乐部,经常举办各种比赛,非常有气氛。家长带孩子来训练时也会经常交流,讨论如何帮助孩子进步,怎样更科学地配合教练,现在打网球的孩子越来越多,大家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体育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参与体育消费人数比例前两位的年龄组为3岁至9岁和10岁至18岁,分别达到53.4%和48.6%,表明家长对儿童、青少年体育消费的支持力度相对较高。有家长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如抗压力、耐受度、竞争意识等,竞争中会受挫的锻炼对于成长都有一定好处。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体育运动可以增进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共同完成比赛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和培养过程。”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超过34.5万家体育教育培训相关企业,青少年体育消费市场总体规模在千亿元以上。需求激增,市场迅速扩大,企业也尝到了甜头。北京双强网球俱乐部的教练ALEX说:“目前,俱乐部有将近一百名小学员,打网球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们原先更愿意给孩子报学科类的辅导班,现在会把部分时间留给体育项目,如网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

各地方中考改革后,体育分数比重的增加,是家长加强孩子体育锻炼的另一实际考量。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篮球、足球、武术以及冰雪运动等等,家长们乐于让孩子尝试各类体育运动。

从市场细分领域看,青少年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培训、体育装备以及体育竞赛表演三个领域。然而,市场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高,比如青少年体育消费中最主要的体育教育培训和竞赛表演业配比严重不均衡,教的多,比的少。对此,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品牌管理专家、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张庆分析:“参与型的赛事活动,确实是练得多,赛得少。需求端有量,但有效供给明显不足。有一些全国性的赛事,尤其是民间举办的赛事,越来越受到欢迎,比如,前段时间某暑期训练营有2000多名孩子报名参与。市场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全国性赛事活动的举办、策划、推动、运营。此外,官方机构、行业和单项运动协会都可以在这方面发力。”

张庆认为,校外体育教育机构不应再以启蒙为主,更多的是需要让孩子在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方面得到提升。青少年也可以通过参与所学项目的赛事活动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和成长的成就感。推动体教融合,打破教育和体育的制度壁垒后,中国青少年体育行业的未来发展将“超乎想象”。“目前,校园资源相对不足,体育系统的很多体育资源都处在闲置状态。最大的挑战在于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如何有效融合,怎样使体育的优质培训资源进入校园,让青少年在校学生接受更专业的训练,参与更具规模的竞赛。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包括盈利、非盈利的组织都要夯实基础,从师资入手,凭借扎实的工作赢得口碑。”张庆说。

编辑:李璎月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