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胡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特别策划《促消费 再发力》8月11日推出:文旅消费——焕发新活力。

 

8月份以来,亲子游开启暑期游高峰第二波。与此同时,全国出现了罕见的“博物馆热”。一位想去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游客感叹,真的是“一票难求”。“我们已经抢了两天了,都是整点夫妻两个一起打开手机,不停地按,很难点那个票。”

今年以来,旅游市场红红火火,许多旅游景区重现“人山人海”景象。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3.9%、95.9%,而文旅消费就是其中的重要一块。在前不久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中,“旅游”一词反复被提及,“促进文旅消费”更是占据重要篇幅。文旅消费有多重要?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分析:“文旅消费本来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具有比较大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的现代消费业态。旅游业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它会在吃、住、行、娱、购、游等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带动作用,而且它是一个典型的富民产业;文化消费也同样如此,而且文化消费还具有这种所谓口红效应的特征,它不仅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的精神需求,另外一方面实际上也会给社会注入一些更积极的精神能量。”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提出,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鼓励各地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等政策。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范创新发展,引导博物馆、文化馆、游乐园等延长开放时间,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24小时生活圈”。打造沉浸式演艺新空间,建设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增加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供给等。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对此深有感触。他说:“首先是假期的供给,灵活的假期供给将带动非法定假日的旅游消费,从而有望从顶层设计上释放更多消费动能。其次是现有文旅服务的挖潜升级和服务场景的优化,例如要求适当延长相关文旅场所的营业时间,有些地方现在已经开始要求博物馆开放夜场。再有,就是鼓励优质文旅产品的供给端扩容,将有效缓解当前优质演艺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进一步释放文旅市场的消费势能。”

魏鹏举认为,文旅消费集聚区是城市活力的新标志。打造沉浸式演艺新空间,建设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这个措施很有新意。“现在各个地方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它往往汇聚了非常丰富的业态,而且它是开放性的。另外一方面也成为众多的文创企业,包括文创领域的创业者他们集聚的地方,这样就会形成比较好的城市综合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高地。这些地方的现在来看也往往都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地标,也是城市可能在产业发展、文化创新,包括文旅消费最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地方。”魏鹏举说。

魏鹏举还指出,目前“假日经济”的结构中,文旅消费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在这个时间从多个角度、出台细节政策,是必要的、适时的:“在合适的时机做出了合适的甚至我觉得是及时的激励的措施,从文旅的角度,它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整体的经济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而且也会形成一定的带动性。”

未来,我国将如何持续扩大旅游消费市场?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下一步将从多方面发力,启动新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景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的建设工作,使这些成为消费促进及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指导各地开展24小时生活圈和新型消费集聚区建设工作,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创新消费场景,培育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持续办好全国性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丰富消费惠民措施,让群众得实惠、企业真受益。

编辑:王羽晨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