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记者李兆颖)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山东一直致力于发挥科技作用,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在具体实践中,山东运用了哪些新技术?又取得了哪些新成果?日前,总台经济之声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山东,探寻“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发展经验。

 

在山东邹城的一家蘑菇“超级工厂”内,一瓶瓶饱满鲜嫩的金针菇正通过厂房两旁的传送带,从生长车间运送至包装车间,随后将“奔赴”各地的餐桌。

这是一家集食用菌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企业,在这里,装瓶、接种、栽培等生产环节几乎全都由机器完成,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同时,企业还引入了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平台,实现了从菌种培育到销售数据全流程可追溯。目前,这家企业日产金针菇可达160吨,年产值2.8亿元。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副厂长葛强说,数字化生产不仅大幅提高了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我们食用菌企业都是以白班为主,下午4点以后,我们在智能调度中心,由两名工程人员便可以操控全厂所有的设备,这样的话也是非常精准高效。”葛强说。

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现代高效农业项目也“遍地开花”。

在广饶县怡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高端集成蔬菜育种育苗示范园,记者一走进公司大厅,便看到一块写有“大王镇现代农业集成应用平台”字样的大屏幕,屏幕上显示着土壤等级情况、植物生长周期、生长环境监测等数据。

公司总经理李悦悦介绍,这是广饶县大王镇政府搭建的综合性物联网智慧农业应用平台,全镇的规模化种植园区数据都在这里体现。园区的育苗大棚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管控、物联网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可实现无人化增湿、降温,从而提高20%以上的产量。

李悦悦说:“你看,我们有了这个,像这个水帘风机,到达温度之后,中午很热,它就自动开启了,起到一个自动降温的作用。”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除了前沿技术的应用,山东在盐碱地的种质资源研究方面也跑出了“加速度”。数据显示,山东现有盐碱地889万亩。盐碱地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粮食安全、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记者来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看到培育室中耐盐碱的甜高粱幼苗、大豆幼苗、燕麦幼苗等作物正在蓬勃生长。目前,这个中心已经搜集保存耐盐植物种质资源1.8万份,筛选培育苜蓿、燕麦、小黑麦、甜高粱、藜麦等新品种(系)37个,示范推广9.2万亩,每亩增加效益15%~20%。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助理贾曦表示,这里的试验理念早已由治理盐碱地适用作物转变为培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

贾曦介绍:“大家一般认为盐碱地不适合种花生,但是这些年通过品种的筛选和配套的一些技术,我们选育的‘花育60’品种去年在中度盐碱地上产量达到了618.94公斤,也实现了花生在盐碱地上高产。”

除此之外,在山东乐陵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里的研究人员同样在挖掘盐碱地的更多可能。这个中心研发的耐盐碱马铃薯新品系经专家测产,亩产达3032.47公斤,创造了马铃薯在中度盐碱地上的单产新纪录。

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胡柏耿表示,这个品种目前还在试验阶段,大概3~4年有望端上老百姓的餐桌。

胡柏耿说:“我们下一步还要到全国各地不同盐碱地上去试,所以说它这个产量得是稳定的,然后还要3~4年,如果表现良好还要去登记,之后才能让老百姓用。”

编辑:吴海波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