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3日消息(记者王吉星 柯研)银保监会近日印发通知,自今年5月1日起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寿险迎来新发展,“转换业务”亮点几何?如何通过寿险做好“爱的保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视听大会·耳边有财》——《保险进阶指南》,为您解读传统寿险如何保障新需求。

保一阵子,还是保一辈子?

寿险好比一把无形的保护伞,能帮投保家庭抵抗意想不到的“风吹雨打”。如何在“保一阵子”的定期寿险和“保一辈子”的终身寿险之间抉择,中国人寿北京分公司资深业务经理郝汉介绍,定期寿险保障一段时间的意外和疾病身故,具有保费低,短期保障额度高的特点。由于能更好地抵御普通家庭经济支柱的身故风险,因此更适合收入较低而家庭责任较重的人群,如事业处于起步阶段、刚建立家庭、负有房贷的群体投保。

终身寿险保障终身的意外和疾病身故责任,甚至全残责任,虽然保费更贵,但更具投保价值,既有以小博大的杠杆作用,又有长期储蓄的资金备用池的功能。再加上具备财富传承功能,更是得到了有较强保费负担能力并有遗产规划需求的投保人群的青睐。

为何转长护险?

据了解,“寿险转长护险”近些年频繁受到关注。2019年有关部委提出“研究引入寿险赔付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的转换机制”。2022年银保监会向各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于近期正式印发通知5月1日正式开展试点。

“市场存在巨大的长期护理缺口”,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认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自理能力会出现较为迅速和显著的退化阶段,其中65岁是面临失能风险的重要转折点。65岁之前绝大部分老年人能够生活自理,65岁到79岁失能问题开始集中出现,中度及重度失能人群占比显著上升,达到12%—14%;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失能问题更加严重,20%—25%较大程度依赖他人照料。而基于我国老龄化趋势,“转换业务”紧锣密鼓地推进,探索把寿险责任转换为长期护理责任,正是为了填补我国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缺口。

保单贴现法VS精算等价法

转换业务是指人身保险公司根据投保人自愿提出的申请,将处于有效状态的人寿保险保单中的身故或满期给付等责任,通过科学合理的责任转换方法转换为护理给付责任,支持被保险人在因特定疾病或意外伤残等原因进入护理状态时提前获得保险金给付。

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此次转换业务试点根据被保险人是否进入护理状态,分别设计了保单贴现法和精算等价法。王国军教授介绍,保单贴现法相当于将保额作一定折价,提前给付给被保险人,将身故保险金进行贴现,适用于申请办理转换业务时,被保险人已经进入约定护理状态,即“现在就需要”;精算等价法则是将保单现金价值的一部分进行转换,相当于将这部分价值进行退保,再购买一份长期护理保险,来实现责任的转换,该方法更适用于被保险人尚未进入到约定的护理状态,即“未来才需要”。

编辑:苏晓静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