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4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由社会资本出资、专门支持基础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13日发布了首批资助名单,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的58位杰出科学家获得资助。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分析,这有助于提升我国“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由科学家主导,2022年社会资本宣布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成立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独立运营,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做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新基石研究员项目”首期计划资助60人,实际入选58人,其中数学与物质科学领域30位,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28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说:“对于实验类的‘新基石研究员’,入选以后每人每年资助500万元,对于理论类的,每人每年资助300万元,足以让每一位受资助的‘新基石研究员’心无旁骛地聚焦原创基础研究。资助周期是五年。五年快结束的时候会有一个评估,评估(结果是)好的,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会继续得到资助。”

首批“新基石研究员”平均年龄48岁,远低于55岁的申报门槛,其中包括8位“80后”,最年轻的只有38岁,还有6位女性科学家获得了资助。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委员杨学明表示,“选人不选项目”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最大特点。

“‘选人不选项目’意味着不对‘新基石研究员’设置明确的研究任务,也不考核研究论文的数目,也不限定必须要拿出哪些成果。所以这个项目本身其实是向研究员提供长期的、稳定的、灵活的,以及高强度的资助。”杨学明说。

既然不以目标为导向,那么如何保证选出的研究员有很高的水平和研究能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委员潘建伟回应:“主要看他已经取得的成就有哪些,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比较容易地或者比较好地来判断这个人整体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怎么样。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他前期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成果,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人有比较强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对基础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2020年,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从优化原始创新环境、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7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施一公表示,“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有助于加速“从0到1”的原始创新。

“就像是要盖一座摩天大楼,楼盖得越高,地基要打得越深才行。地基是看不到的,但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最原创的基础研究从0到1就是这样一个地基,高层的楼就是我们的核心技术突破,就是我们的应用,要想有好的应用,重大的原创核心技术的突破是需要有最先进的、最原创的基础。”施一公说。

央广短评:鼓励社会资金多渠道投入 激活基础研究“源头活水”

基础研究、自由探索往往瞄准“不确定性”,许多时候“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相比财政资金必须确保“钱花在刀刃上”,社会资金更具有灵活性,可以成为政府投入的有益补充。

近年来,一些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采取设立研发基金、资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等方式,多渠道参与到基础研究中来,为基础科研注入“源头活水”。2021年修订通过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十四五”规划都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以捐赠和设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引导更多力量参与到基础研究中来,有助于做大做强支撑我国科技创新的资金池,共同筑牢基础研究“新基石”。

编辑:李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