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7日消息(记者刘柏煊 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将于9月拉开大幕。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26日介绍,今年活动更加注重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针对金融产品真伪的辨别,人民银行方面建议,“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

从2019年开始,每年9月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都会联合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

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说:“与往年相比,本次活动更加注重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活动主题中明确提出,面向金融消费者宣传基础金融知识和金融风险防范技能,深入开展风险提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我们将针对非法吸存揽储、养老领域金融诈骗、电信诈骗、非法代理维权等侵害消费者权益和危害金融稳定安全的行为,重点开展风险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分辨金融产品真伪?人民银行方面为金融消费者总结了一套“避坑”小贴士,叫做“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

余文建表示,“一看”就是看理财收益率和存款利息是否合理。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二问”就是当遇到金融方面的疑惑时,要问正规的金融机构,或者问金融监管部门;“三查”就是查金融机构是否有业务资格执照,查金融产品是否合规,查金融广告是否违法违规;“四不要”就是不要轻信不明信息,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打开不明网络链接,不要轻易汇款转账。

根据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我国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已突破2亿,其中九成以上是持股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此外,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04亿,占网民整体的87.6%。这几个数字反映了不同领域内金融消费者的规模。

人民银行方面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在稳步提升。余文建表示,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从2017年的63.71提升到2021年的66.81,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G20国家中排名较好。在金融知识普及方式方面,人民银行积极开展每年3月的“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每年6月的“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活动,还有每年9月的金融联合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大力构建“线上+线下”“集中性+阵地化”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扎实开展常态化金融教育。

编辑:高杨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