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郴州11月22日消息(记者 黄珂岚 通讯员 刘志勇)素有“江南铸都”“中国锻造之乡”美誉的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正依托深厚的铸锻造产业底蕴,在税务部门一系列精准服务与政策赋能的有力支撑下,助推从传统制造向智能精造跃升,为“中国精铸小镇”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新动能。

税务部门主动上门宣讲有关政策(央广网发 刘志勇 摄)
嘉禾铸锻造历史可追溯至秦汉,历经千年积淀,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命题,嘉禾县税务部门紧扣县委、县政府“产业强县”目标,积极落实“三段责任制”“五步工作法”、优化营商环境“六项硬举措”支持制造业发展,以“政策、服务、法治”三轮驱动,全力护航地方特色产业行稳致远。
政策“及时雨”,激活发展新引擎。嘉禾税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成效显著。一方面,通过举办多场税企面对面座谈会,精准把脉企业诉求;另一方面,量身定制《嘉禾税务支持制造强县十条措施》及《制造业税费优惠政策汇编》,并为重点企业提供“帮代办”“一对一”全流程导办等专属服务。同时,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扫描,加强研发费用归集辅导,助推科研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向数控机床、精工锻造等高端领域转型。截至目前,通过精准推送平台,已累计向企业推送各类税费支持政策36条,惠及企业超15万户次。“税收政策的红利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我们能够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去。”中毅达铸造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彭亚中说道。中毅达铸造积极投入数控机床研发生产,是嘉禾县传统制造转向智能精造的代表企业之一,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加计抵减等税费优惠政策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

依据有关政策主动为企业减负(央广网发 刘志勇 摄)
为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嘉禾税务大力推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工作理念。严格落实全县“企业无扰日”制度,明确每月25日前“非必要不入户”,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扰。同时,打造“办问协同”云税厅,提供24小时智能辅导,征纳互动座席接线率保持在99%以上。在审批环节做“减法”,将出口退税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并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实现审批流程扁平化。此外,创新实施“领导联点”制度,班子成员化身“三员”包干重点税源企业,通过“收集-研判-交办-反馈”机制,已累计解决76件“办不成事”难题,畅通了税企沟通“最后一公里”。“申报的退税不到一天就到账了,让企业资金流动性更充足,我们争取订单也更有底气。”湖南嘉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绍武说。作为一家从事外贸加工的企业,主要产品远销欧洲、美国、东南亚,近年来出口销售一度增长了近五成。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企业敢闯敢干的底气。嘉禾税务引入“反向测评”机制,由制造业企业评价税务部门及人员,并将结果与绩效、评优、任用挂钩,倒逼服务优化,至今保持“好差评”零投诉。组建“法制宣讲团”,设立行政复议联系点,运用“说理式执法”“调解式处理”化解涉税争议。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主动向企业推送《风险提示函》,助其防患于未然。通过构建税费征管数据监控中心,实施“申报预警”“风险闭环管理”等制度,既规范了行业税收秩序,也促进了产业健康增长。1-9月,铸锻造行业税收同比增长20.3%,实现了管理增效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一系列务实举措,正不断优化着嘉禾的税收营商环境,为这个千年铸都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税动力”,推动“中国精铸小镇”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