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长沙11月21日消息(记者 黄珂岚)当跆拳道“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精神内核,遇上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精神基因,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5年中国跆拳道公开赛即将到来,一场跨越国界的体育文化对话,也即将在湖南省长沙市拉开帷幕。

往届中国跆拳道公开赛图片资料(央广网发 向阳 摄)

11月26日,2025年中国跆拳道公开赛将在长沙贺龙体育馆开赛。赛事的一大亮点是国际化参与格局,除长沙本地及湖北、上海、北京、广东、四川等国内参赛队伍外,还有国外优秀选手远道而来,赛场将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活力舞台。

此次赛事落户星城,绝非偶然,而是两种精神的深度共鸣,更是长沙迈向国际体育赛事名城的必然回响。

跆拳道自传入中国以来,“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贯穿始终。赛前整理道服、相互鞠躬,赛后与裁判、对手握手致谢,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对规则的敬畏与对他人的尊重。

这份礼义之道,与湖湘大地传承千年的“重礼守信”传统不谋而合。

从“忠信笃敬”的修身理念,到市井间“待人以诚”的民风,礼的基因早已融入湖湘人的血脉。而跆拳道选手训练中不畏伤痛、赛场中奋勇争先的“百折不屈”,更与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特质形成奇妙共振,恰如桑植红色研学场景中,跆拳道精神与革命先辈“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英勇气概相映生辉,成为两种文化交融的精神纽带。

文化共鸣之外,国际赛事的落户更离不开长沙实打实的办赛硬实力。

作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长沙近年来以“体育+”融合发展为主线,构建起复合型赛事矩阵,成功培育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体育消费增长极。2024年全市累计举办赛事活动2000余场次,带动800万人次参与全民健身,体育及相关产业收入突破50亿元,扎实的产业基础为高端赛事落地筑牢根基。

长沙,是一座将体育写入发展命题的城市。群众体育与全民健身在长沙蔚然成风,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43.9%。

赛场效果图(央广网发 向阳 摄)

此次公开赛选址的贺龙体育馆,不仅具备国际赛事承接资质、拥有符合国际跆联标准的竞赛设施,更毗邻五一广场、橘子洲等核心文旅地标,天然兼具“赛事观赛+文化游览”的联动优势,既能让参赛选手和观众沉浸式感受竞技魅力,也能便捷体验星城的文旅风情,让赛事与城市生活深度交融。

从精神共鸣到实力支撑,长沙与这场国际赛事的“双向奔赴”有迹可循。11月26日,贺龙体育馆的赛场哨声即将吹响,这场赛事终将超越竞技本身,既是各地选手切磋技艺、锤炼意志的平台,也是跆拳道文化与湖湘人文碰撞交融的窗口,更是长沙践行“以赛助旅、以赛兴城”理念,激活城市消费潜力的生动实践。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